-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套人民币为何难以集全
钱币收藏家都希望能将新中国最早一套人民币收集齐全,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许多钱币研究者都想探究为什么收齐难度这么大。作者有幸参与第一套人民币在广西的发行宣传、投入市场以及回收、烧毁全过程。现结合本人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分析如下:
一、发行在特殊的战争历史条件下。
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在解放战争。1947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全面进攻阶段,新中国即将诞生。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是为统一各新老解放区地方货币,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替代性、暂时性、过渡性的特征。
二、印钞的分敞性,发行的占领性。
解放战争形势发展极快,入关、南下、渡江均是长驱直入,一个个大、中、小城市被解放。当时情况是,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发行到哪里。当时刚解放的城镇,仍流通国民党的中、中、交、农四大银行各种旧币,市面上金元券、银元券和铜元混杂使用。为了尽快恢复金融秩序,人民币必须占领市场,在解放军中就专门有银行随军带着整车成包的人民币进城。为了赶印人民币以保证市场的货币流通,曾采取从解放区印刷厂派出工作人员携带第一套币钞版随军,每当解放一个大城市,便立即接管那里印刷厂,迅速组织复工赶印。原中央第一、二、三印刷厂全力加班赶印也跟不上解放城镇对人民币的需求,故各地印刷厂就地取材,致使在纸张、油墨上无法做到统一。今天所见到的第一套人民币中纸张、油墨的多样化,版别、券别的不同,体现了设计、印刷与发行的时代背景。
三、地区地域性印钞与发行的局限性。
第一套币是分别边印边发行,各种券别分六年完成。有的券别是当地印,就地发行流通,如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正面图案瞻德城500元钞,就限定在很穷的新疆范围。解放初期,新疆与内地交通非常不便,商业贸易交流很不发达,货币流通更是不畅,很难有几张纸币流入内地。加之发行时间非常短,印钞量又特别少,到1955年3月1日就明令停止,又限期一个月内兑换新的第二套人民币。广西在1950年才全境解放,而1948、1949、1950年印钞早已在东北、华北各省发行,有的券别面值就未调拨到广西。因此在广西想集全第一套币是“先天不足”。
四、回收旧币,就地处理,断了源头。
1955年3月全国停止第一套人民币流通,由各地银行基层网点,设立专门兑换新币的柜台服务,到截止日将所收回的旧币清点造册。因当时交通不便,又无国营的造纸厂打浆,按当年总行规定,旧币实行就地处理烧毁。作者有机会在广西宜山人民银行参加两次第一套旧币的烧毁工作,由当地政府、公安派人抽查点数现场烧毁,在场人在清单上盖章,然后逐级上报核销。当第一套币回收快结束时,总行规定各级银行发行库、业务库不准留存一张旧币。正因为主渠道无保存,民间分散的就必然难找。
五、社会存量稀缺。
第一套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期限短,特别是解放较晚的广西,1953年印好发行的券别,1955年3月就停止流通,在民间能保存下来的不但少,且券别不齐。近年,老银行家论证认为,全国现在难有50套齐全。近十年全国收藏报报刊所提供的信息是,第一套币零星、易见者多,唯独其中的12珍品钞,几乎很少有人出售。
六、供给包干制,群众持币少。
解放初期,各地实行包干供给制度,有的县以下乡村仍维持以物换物的交换关系,群众持币非常少。很多地区对职工实行吃、穿、用、住由国家采购分发实物,少数零用钱才用纸币,人们手上游资微小。1955年发布公告旧币兑换第二套新币,在当时的低收入水平年代,谁也不愿眼睁睁看到自己的钱变成废纸,都赶忙兑换。
七、无收藏的意识。
处于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个人收入很低,在钱物不丰富的当年,人们没有半点收藏意识,更不会有增值的念头。加之受国民党时期币制常更换的影响,人们头脑中纸币贬值、留来无用的意识很深。
八、海外币商介入收购,外流不少。
本来就非常稀少的第一套币,近20年来因人民币收藏热的激发,港、澳、台和外国钱币家和有远见的钱币商,早已深入大陆来收购,多将整套币中的珍品钞高价买走。
九、省、市人民银行重视筹建币馆,第一套首选。
在近20年里,各地钱币学会纷纷成立,使各省、市银行意识到主管货币发行的职能银行应该有自己的钱币陈列馆,凡已建和正在筹建的这类钱币陈列馆,都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作为首要征集对象。如广西先后有南宁、桂林、百色等市开办钱币馆,四处寻觅第一套人民币。
责编 陶贝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