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体性的幻灭――《麦克白》中预言的哲学解读
[摘 要] 本文主旨在于分析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预言对主体性的消解。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文学中就一直笼罩着预言的影子。而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主人公听信预言,从而自己在冥冥中完成了预言(如《麦克白》)。这类预言就不仅仅是彰显命运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彻底否定主体性,或者说自由意志本身。主人公的主体性被彻底消解。主体自由的选择成为一个欺骗性的幻影。
[关键词] 莎士比亚;《麦克白》;黑格尔;主体性;哲学
一、主体性虚无化的传统渊源
西方经典文学中对主体性的质疑,渊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八世纪的荷马时代。在荷马的作品中,诸神不仅仅干涉主体的客观命运,甚至还干涉主体的精神和主体的选择,也就是说,主体性遭到了侵犯。荷马史诗中阿伽门农评论自己的过失:“我有什么办法?神?o使这一切实现。狂迷是宙斯的长女,招灾的她使我们全都两眼摸黑,她的腿脚细纤,行走时泥地不沾,而是穿走气流,在凡人头顶离悬,将其误导迷缠。”[1]
如果说古老的荷马史诗中,这些还仅仅是寓言的形式。在古典戏剧家的手里,预言对主体性的撼动则以让人心惊的悲剧体现出来。在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如果俄狄浦斯并未听到这个神谕,或者不相信这个神谕,那么这个预言就成了巫师谵妄的谎言和术士骗人的鬼话。实际上,听预言者相信这个预言本身,就是预言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那“克洛诺斯之子的意志”[1]。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诸神不仅经常扰乱凡人的心智,深受阿那克萨哥拉哲学影响的作者甚至借诸神之口,直接质疑主体性本身的真实性。《酒神的伴侣》中酒神狄奥尼索斯对蓬透斯说道:“你不知道你所处的地位,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你是什么人。”[2]国王蓬透斯被酒神夺取理智,而误入圈套,被狂女们肢解。命运的力量不仅仅是外在因素的强大不可抗拒,主人翁的自由意志直接遭到了侵犯。通过主体被客体无情地吞噬(即蓬透斯被狂女们肢解),客体和主体的二元对立遭到了消解。
这种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到了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时代,再次复苏了。17世纪是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全盛时代,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石,自我主体性的确定性由此得到了确立。在那个时代,理性主义的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莱辛尚未问世的德国尚处在文学的蒙昧时代,英国已经开启了反叛理性主义的浪漫主义先河。莎士比亚的《麦克白》,通过预言的悲剧,唤醒了古老的命运的哀歌,再次动摇了自我的确定性,从而和当时欧洲大陆的德国的神秘主义,法国的冉森主义等思潮交相呼应。
二、机械降神的开场手法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这部戏剧,是以非人类的超自然因素开场的。荒野中三个女巫登场,吟唱着令人费解的词句。在序幕中就采用超自然因素,不能不让人想起欧里庇得斯那广为诟病的“Deus ex Machina”(机械降神)的手法。然而,正如剑桥学派的Gilbert Murray所指出的,如果虔诚的品达这样干,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粗糙的迷信所致,但是如果因为不虔诚而名声不佳的欧里庇得斯这样干,我们就要进一步思考了。[3]同样,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也是毫不客气的。至少,我们不能从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任何虔诚的情感。从另一方面讲,这种中世纪神秘剧常用的降神手段已经粗糙到甚至无法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那么,很可能和欧里庇得斯一样,这种安排,是出自一种哲学的思辨。如林国华教授指出,这个开场,乃是一个“神学序言”[4]。在荒凉诡异的背景下,三个女巫合唱“美即丑恶丑即美”[5]暗示了一种颠倒。这种颠倒,是贯穿整个悲剧的隐藏的主线。由这种颠倒,引发了主体性的幻灭,并进一步预示了人生意义的虚无。
三、主体性的颠倒
在神秘诡异的荒原中,麦克白首次面对三个女巫的预言,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震撼:“就已经使我全身震撼,心灵在疑似的猜测之中丧失了作用,把虚无的幻影认为真实的了。”[5]麦克白的震撼来自主体性的被侵犯。女巫开口说出了预言,就直接否定了麦克白的主体性,也即自由意志选择权。这种震撼,和赫拉让赫拉克勒斯发疯,狄奥尼索斯令蓬透斯自大,阿芙洛狄忒使淮德拉狂迷,本质上都一样。仿佛就在那一刹那,主人公如同古老的宗教秘仪中的信徒一般,被神明附体了,从而走上了诸神给他安排的命运。预言者(命运)的话语(预言)直接干涉了主体性。主体性因而受到震撼。如同黑格尔所说:“一旦自我意识表述了关于它自己的自觉的毁灭的这个环节,并从而表达了它的经验的结果,那么他就表明它自身就是它自己的内在颠倒,就是疯狂了的意识。”[6]悲剧中的主人公一旦相信了预言,就等于否认了自身的存在,即自由意识的存在,从而陷入一种颠倒,并在这颠倒中毁灭自身。
剧中麦克白相信了女巫关于自己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