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以及家庭成员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究其原因还是对学生资源认识不够,意识不强。
本文将从学生资源的分类,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运用两方面进行进行阐述,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大家一起重视并利用好学生资源。
[关键词]:
学生资源种类及在教学中使用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于一切的社会事物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经历,他们喜欢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能理清这些认识,引导自己的思考,丰富自己的经历。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把知识或道理凌驾于学生的已有认识之上,硬生生的灌输,使教学目标悬在空中、停在纸上而不能落实到孩子们的行动中。一节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资源应该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资源我们的课堂才能精彩高效。
一、学生资源分类
在学生的生活中与他们接触的所有人、他们经历的所有事、产生的所有情感、关系都可以成为资源。按照这些资源存在的状态我将它们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包括:社会成员类、文本类、音像类;隐性资源包括:经历类和情感关系类。
1、社会成员类。
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自己的家长是学生资源的重要来源。因为品德与社会课具有社会性的本质特点,而且学生、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都生活在儿童的身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加以利用。
2、文本类。这类资源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和教辅材料)、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这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学生获取资源渠道的不断多元化,他们手里的资源绝对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对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3、音像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影视节目、录音、录象、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料,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和娱乐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耳濡目染,会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应该自觉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趋利避害,使其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服务,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经历类。《品德与社会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教学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重新认识已有经历、理性分析这些经历、最终获得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可见学生的经历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5、情感关系类。学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与各种各样的人、事以及这个社会发生着各种关系,他们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对同一种事物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也应该是学生资源的一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资源,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才有抓手,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二、学生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
(1)学生资源是教学之源(课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节生动的有活力的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在哪里可能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答案,这些都是我们课前必须考虑到的。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了这些来自学生的资源我们将很容易找到教学的生长点,我们的教学就会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课前调查让课堂更有针对性
《妈妈的唠叨》是我根据“一家人说说心里话”中的内容改造的一节课。之所以定这样一个教学内容完全是根据我课前对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如下:
在家人的行为中你最讨厌什么? ①打骂 ②训斥 ③不守信用 ④唠叨
经过对全年级154张有效问卷的汇总我发现学生心中最讨厌的项目排序是这样的:
唠叨 不守信用 训斥 打骂。其中前两项是同学们选择最集中的,分别占到了40%多。从中我就得出:虽然大多学生认为家长的唠叨是对的,但面对家长的唠叨学生的态度还是以厌烦为主,这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家长行为,转变自己一些偏颇的认识。基于这样的了解我选中了“唠叨”作为主要内容。我要通过师、生、家长对唠叨现象和原因的探讨,使学生知道“唠叨”是家人对他们的另一种爱。能正确理解家人的唠叨行为,认识到积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最终达到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模)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延世韩国语单词第一册.pdf VIP
- 张佩兰溶栓讲稿课件.ppt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docx VIP
- 子公司治理制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VIP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