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总结 1.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3.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60年代 —80年代)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理论 二、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 古罗马帝国的兴盛; 罗马天主教会的大规模组织运动; 我国宋真宗时期的“一举三得”; 汉高祖刘邦用人之长取得天下;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姆拉比法典; 三、管理理论的萌芽 关于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问题; 关于管理的职能; 关于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 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关于动作和工时研究; 关于生产自动化和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关于工资和激励;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生平 2.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其他代表人物 卡尔·乔治·巴思 亨利·甘特 吉尔布雷斯夫妇 哈林顿·埃默森 二、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1.法约尔的生平 2.管理过程理论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管理活动是其中之一。管理活动又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各类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而较上层的人员主要是管理能力,而且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就越重要。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管理的十四原则 分工 统一指挥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集中化 秩序 任用期稳定 集体精神 职权与职责 纪律 统一领导 个人报酬 等级链 公正 首创精神 4.管理要素 法约尔提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是由五个管理职能组成的。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他认为,计划是管理职能中一个重要的要素。预见和计划是管理所必需的。计划的依据应该是企业的资源,目前进行工作的性质和将来发展的趋向,并且还应考虑各级人员的意见~~~~ 后人称法约尔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法约尔认为,对于企业的车间主任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 ); 法约尔认为对于小型工业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 ); 管理过程学派初期代表是( ); 三、马克斯·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1.韦伯的生平 2.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韦伯认为,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在这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中,传统权力是世袭得来而不是按能力挑选的,其管理单纯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超凡的权力则过于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 理性—合法的权力的特点: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泰罗、法约尔、韦伯及其他一些前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为以后许多管理学者所研究、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做出较为突出贡献的是英国管理学者林德尔·厄威克和美国管理学者卢瑟·古利克。 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工厂照明实验 继电器装配室实验 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 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 二、霍桑实验的结论 职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存在着霍桑效应 三、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三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由此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行为科学理论。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及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 1.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 激励内容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如期望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激励强化理论 (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例如X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