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教材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归纳记忆法指中学生将课文梳理归结出提纲后再记忆的一种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主干提纲,再根据主干提纲列出支干提纲,这样在记忆时,循着提纲,就能做到胸有“蓝图”,脉络清楚,增强记忆效果。 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将无意义材料通过联想转化为有意义材料的一种记忆方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熟记圆周率所用的方法就是此法。3.1415926535897932384626可用谐音“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这样记忆,小数点后二十二位的圆周率很快就会背得滚瓜烂熟。 睡前醒后记忆法,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克服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一种记忆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睡前,先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放松或听音乐,然后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记忆一小时左右即上床入睡,次日醒后,在床上回忆昨晚记忆内容,检查有无错漏后再学习记忆。 怪诞记忆法是利用奇特联想将原来毫无联系的材料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记忆方法。谐音法中的有些实例其实就是一种怪诞记忆。记英语单词常可使用此法。如记以下单词:trailn.小路,veiln.面纱,capen.海角,grapen.葡萄,escapev.逃,fugitiven.逃亡者,skycrapern.摩天大楼。就可运用怪诞联想法,可将汉语串成:“逃亡者(戴着)面纱,(吃着)葡萄,(沿)小路逃到海角的摩天大楼(里)”。同时,学生的头脑里可浮现逃亡者出逃的这幅画面,这样,以上单词的释义即可很快记住。 第四节 思 维 一、思维概述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 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 联系。 (一)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和概括 4、具体化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三)思维的类型 1、动作思维 2、形式逻辑思维 3、集中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 分散思维 二、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一)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二)概念形成策略 (三)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三、推理 推理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 (一)气氛效应理论 (二)换位理论 (三)证真和证伪 四、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 韩信分油的算术游戏:三斤葫芦、七斤罐、十斤油篓分两半。 韩信分油 一天,韩信骑马上街,看到两人吵闹,韩信策马上前看个究 竟,原来,是两个合伙做贩油生意的,油篓里只剩下十斤油,要平均分掉,可手头没有称,只有一个能装七斤油的油罐和能装三斤油的油葫芦。他们分来分去分不匀,所以在互相埋怨、争吵。韩信问明情况后,便说:“让我来教你们分吧。”他三言两语便说出了分有本质区别的办法,两人按韩信的办法很快将油分好了。 你能说出韩信分油的办法吗? 解:先用油葫芦连装三次,共装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是8斤油。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3斤),倒进瓦罐。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可以被看做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它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 河内塔问题 有三根小木桩和大小不同的圆盘,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但大的圆盘不能放在小的圆盘上。最后要求借助桩2将桩1上的圆盘按要求全部移动到桩3。 (2)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称先入为主效应。 近因效应: 社会知觉中的-种主观倾向。指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3) 刻板印象 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特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  (4) 错误联想   肖楚女是我党建党初期的著名革命家。1922年,党派他去四川开辟工作,他应邀担任《新蜀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他文笔流畅优美,说服力极强,便很快出名。有的男青年猜测楚女者,一定是楚楚动人之女。于是,一封封求爱信象雪片似地飞至编辑部。肖楚女见后啼笑皆非,便在报上刊登启事: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一大汉也。自此,风波终于平息。 (5) 投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