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长地久的信义之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天长地久的信义之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长地久的信义之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维普资讯 天长地久的信义之交 j ——谈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文 知 u口刘刘勇男强强 识 。 。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友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这方面的楷 模、佳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比如春秋战国时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就 以 曲荡涤心灵的高山流水,演奏出千古文人知音梦:又如管仲因家 境贫寒,与友人鲍叔牙分财利时,经常多占,而鲍叔牙深知其为人,并 不认为他贪婪,使管仲十分感激,也显示出超越世俗观念的相互理解 与欣赏。东汉的陈重和雷义,先后被举荐,却相互谦让,这一被誉为 “陈雷胶漆”的情谊与风节,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 还有一段旷古难寻、流芳百世的友谊,那就是东汉范巨卿与张元 伯不受时空束缚、打破生死界限的交情。事见于后《汉书》卷8l范式 (巨卿)本传。据此传记载,山阳范式,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 (元伯)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范巨卿与张元伯约定两年后去拜见他 的父母。到了约会之日,张元伯请母亲设馔等候。其母以为二“年之 别,千里结言”,未必可信,而张元伯认为“巨卿信士,必不乖违”。届 时,巨卿果然如约而至,二人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来张元伯染病, 临死前叹日:“恨不见吾死友!”远在异地的范巨卿忽然梦见张元伯以 死相告,悲不自禁,于是千里迢迢,赶去奔丧。未到时,丧事已举行,但 在墓穴前,灵柩却无法安放。张母知元伯之魂有所期待。这时只见有 70 维普资讯 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张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范巨卿到后,痛 致哀辞.参加葬礼的人都为之感动。在范巨卿的引领下,张元伯终于 安然下葬了。不过,在本传中,范巨卿不仅对张元伯情深意长,他还帮 助过另一同学陈平子料理后事,当时的官员上书表彰范巨卿的品行, 他却未应征辟。后《汉书》特将其事迹列在独《行列传》中,看重的正是 他与众不同的美德,没有强调两人的交谊,而搜《神记》从史书中独取 其中范张交往的一段.遂引导故事向友谊主题的发展。 在故事的发展中,杀鸡炊黍的细节也颇有意味。在后《汉书》中只 提到张元伯请母亲设“馔以候之”,并未点明鸡黍。然而,后人的一个 小小发挥,却也为范张友谊,涂抹了另一种文化色彩。早在论《语·微 子》中,就有隐者留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的事,孟浩然的名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则洋溢着美好的田园情趣。当范张友谊与 这一中国文化的绿色食品联系在一起以后,友谊纯朴、本真的一面就 得到了更鲜明的体现。因而鸡“黍约”也就作为 象征,成了历代诗人习用的典故,如: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f南北朝· 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唐·高适 鸡黍无辞薄.贫交但贵情。(唐·皇甫冉与《张诬宿刘八城东 庄》) 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唐·秦系早《秋宿崔业居处》) 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阉换四年春。(唐·白居易答《尉迟少 监水阁重宴》)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入酒杯空。(唐·唐彦谦道《中逢故 人》) 群嚣嚣 萋 季群器鐾嚣嚣蓥.树#擘脚静鞭 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宋·苏轼 送《沈逵赴广 南》) 一 小说丛谈 元代宫天挺正是循着这一线索将范张友谊搬上了舞台。他的杂 剧死《生交范张鸡黍》表现范张有鸡黍之会,张死后托梦给范,范赶去 维普资讯 为他安葬.大致依史敷演。但随着隐逸情怀的引入,此剧突出了范张 舻 友谊的政治色彩与文人主体意识。二人实因谄佞当政,乃同时辞归乡 里,累召不就。为此,剧本特意增加了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