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精英”班级管理研究.pdf

试析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精英”班级管理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析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精英”班级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存。在发 展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参与学校创新教育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来探究大众教 育背景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精英”班级管理。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验班;精英教育;班级管理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和高 层次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没有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 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只能结合本校实际,发掘学校特有的资 源优势,在保证大众化教育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的抓好精英教育。基于这 种考虑,广东海洋大学于2010 年、2011 年在每一个年级中选出200 名优秀学 生组成创新实验班,担任班级教学管理的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骨干。 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作为其中的一个班级运行已近两年,现在各方面呈现良性 发展的态势。 一、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构成的特点 1.专业分散,16 个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 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主要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行政 四个学院的学生构成,专业有新闻、汉语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编辑出版、法 学、英语、日语、政治学和社会学。因此,整个创新实验班在学生的构成上, 既有共同的人文学科的学业背景,又有着不同的人文学科背景作为支撑。因此, 在班级的管理方式上,既要考虑学生学业共性方面的特点,促进班级所有学生 的共同成长,又要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不同的专业学科特点。 2.组织形式上,班级同学聚少离多,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尚难满足需求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实体班级成员、课堂、教室和课本等为主要因素组成 的十分稳固的班级管理形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日常的学习 和生活分别归属于自己的专业和学院,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规律变化多样, 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导致班级概念的模糊化。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已经 不再是传统的紧凑的垂直管理形式,而是松散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管理形式, 这就给创新实验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已经难以满 足对创新实验班管理的需求。 3.管理模式上,学生处在教务处和各学院双重领导之下,会在本班和创新 实验班之间游离 创新实验班学生首先需要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 素养,因此要在本学院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为在创新实验班的学习打好基 础。学校教务处设立创新实验班办公室,通过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争取学校 的财力支持,为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 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从属于自己本身所在的班级,跟随本班学生一 起学习上课的同时,又要跟随创新实验班进行上课,综合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 人文素养。 二、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1.以学生为基础,构建精英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依托班级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成员共同认 可和自觉遵循的班级目标、价值理念、班级精神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班 级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建设班级文 化的目的是形成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班 级文化得以实施和发挥影响的原动力。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又会按其式样塑造班 级成员,使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发展,而班级成 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这样的文化。 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是由广东海洋大学人文学科类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佼佼 者所组成的精英班集体,因此,打造适合班级的特色精英文化,塑造良好的人 文学科氛围,对于班级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打造创新实验班的班级文 化,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我们在以下 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1)借鉴古代书斋名设立班级雅称——英雅阁。书斋是历代文人学者藏书、 读书和创作的地方。古代文人骚客都非常重视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以书斋名表 露自己的风雅气派,寄托自己的爱好、追求和希望。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晚年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学老斋”,寓意活 到老学到老;清代史学家黄宗羲,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文惜字 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字斋”;毛泽东同志虽为 领袖,但酷爱读书,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菊香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