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大实蝇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种大实蝇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

二种大实蝇的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   摘 要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分布的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开展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组引物对目标实蝇的COⅡ和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借助MnlⅠ,MseⅠ,AseⅠ,DraⅠ和Ssp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能从多个途径把2种大实蝇区分开。所建立的方法不受目标实蝇食物源、地理来源和标本保存条件的影响,对不同虫态和不同性别的个体均适用,可在生产和检疫实践中对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进行快速鉴定。   关键词 蜜柑大实蝇,橘大实蝇,PCR-RFLP,COⅡ,ITSI      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tsutteonis与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tts)minax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毛实蝇属Bactrocera大实蝇亚属rctradacus,是国际上关注的危险性害虫,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内检疫对象。   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在我国主要柑橘产区如广西、贵州、四川、湖南等局部地区均有发生和分布。这2种大实蝇的外部形态十分相似,长期以来,主要是以成虫体上的鬃序分布及其数量和雌虫的产卵器特征作为区分依据。但是,成虫体鬃的分布及其数量在个体间常有变异,这给鉴定,尤其是雄成虫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2种大实蝇从卵饲养至成虫均需经历160~200d的漫长的蛹期,这使它们的幼体更是难以鉴定。然而,2种大实蝇都主要以幼虫蛀果为害,并主要以卵、幼虫和蛹随寄主果实、土壤或运输工具作远距离传播,所以,在实际生产和检疫工作中更常见的却是对实蝇幼体的鉴定。   目前,有关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仅见于汪兴鉴等的报道,他们利用血淋巴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功区分了大实蝇的3龄幼虫,然而,该方法只局限于对大实蝇3龄幼虫的鉴定,因此在推广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拟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借助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探索2种大实蝇快速鉴定方法,以满足生产和检疫实践的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标本   本实验所用的大实蝇标本是来源于广西、湖南等柑橘产区的新鲜、烘干和酒精浸泡标本,参照汪兴鉴等报道的方法对大实蝇进行形态学鉴定。      1.2 主要试剂   1.2.1 引物:实验所用引物详见表1。其中,FFCIQPA和FFCIQPC 2对引物根据相关实蝇线粒体DNA(mtDNA)COⅡ序列设计;引物baITSlf、BcucomR和DacusR则根据相关实蝇核糖体DNA(rDNA)ITSI序列设计。引物皆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2.2 酶及其他试剂:实验所用的Taq酶、PCR反应体系试剂(dNTPs、10×buffer和Mg2+)、琼脂糖、EB均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100bp和41bp Ladder Marker分别购自日本TOYOBO公司和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限制性内切酶MnlⅠ,MseⅠ,Ase工和SspⅠ购自英国BioLabs公司,DraⅠ购自日本TOYOBO公司。      1.3 方法   1.3.1 DNA提取:切取供试实蝇部分个体,放人1.5mL微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提取缓冲液A(10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60mmol/L NaCl,50%蔗糖),用烧熔后的枪头将样品磨碎,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缓冲液B(300mmol/L Tris-HCl(pH8.0),100mmol/LEDTA,0.1V10%SDS,50%蔗糖),冰浴10min。加入等体积的苯酚,混合后离心5min,离心条件为4℃,14000r/min(下同)。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合比例为25:24:1,混合后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4:1),混合后再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用2倍体积的冷冻无水乙醇和0.1倍体积的3mol/L醋酸铵溶液沉淀,置于-20℃冷冻30min以上。冷冻后取出,离心20min,弃去上清液,用70%乙醇洗沉淀物1次,弃去乙醇。风干,加入1×TE30至100μL,4℃下保存备用。   1.3.2 PCR扩增反应:PCR扩增体系包括:1.5×Buffer,dNTPs(0.2 mmol/L),引物(各0.4μmol/L),Mg22+(1.5mmol/L),DNA 1μL,Taq酶1U,加ddH20至总反应体积达25μL。   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45ee,5℃退火60sec,72℃后延伸90see,35个循环后,72℃后延伸10min。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