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后抑郁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风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 中风后抑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它不仅会产生情绪障碍且伴随多种躯体性症状,影响中风患者功能恢复,阻碍其回归社会的进程。近年来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以药物、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为主,辅以针灸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并且通过功能磁共振、免疫学等方法逐渐证实中医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较小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中风后遗症; 脑卒中; 抑郁   【Abstract】 Post-stroke depression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stroke,it not only leads mood disorders but also accompany by somatic symptoms,affecting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hindering their return to society.In recent years the treatme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volved drug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upplemented by acupuncture to regulate body Yin and Yang balance,an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munological methods etc.Gradually confirm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safe and with less side effects,deserve the clinical expansion.   【Key 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 Stroke sequel; Stroke; Depression   First-author’s address: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4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5.039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核心症状为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疲乏及睡眠障碍等。全球每年约1500万人有罹患PSD的风险,总发病率为33%左右[1]。在我国,PSD发病率为30%~5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2]。年龄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随卒中患者年龄增长,抑郁发病率不断攀升,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48.25%[3]。PSD常伴有躯体性焦虑等全身症状,甚至悲观厌世、自杀倾向,导致患者社会联系减少,缺乏社会支持,影响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不利于其回归社会。   PSD的治疗以综合运用药物、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为总则。PSD发病隐蔽,且国内患者及家属往往只顾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对抑郁情绪缺乏重视,使之在康复过程中发生进展。故在最新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已推荐将辅助手段尝试用于PSD患者[4],其中针灸治疗起效快,临床有效率在80%~90%[5],已显示出良好的潜在优势。现将PSD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现代医学对PSD的认识   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的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4],根据疾病分类学,PSD是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尚无明确概念和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症状学结合量表评估定性。它的发生建立在脑卒中基础上,包含神经生理及社会心理两方面,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莫衷一是。得到共识的有内源性和反应性机制。内源性机制指脑卒中损伤部位的胺类递质代谢失衡引起抑郁,包括神经递质学说,基因学说、炎症反应等假说;反应性机制侧重心理应激障碍为PSD的起因,应激反应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 adrenal,HPA),使血浆皮质醇水平增高,加重神经元损害程度,影响患者精神和情绪。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卒中患者中非常常见,卒中发病急,进展快,功能障碍和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和经济环境随之改变,导致心理落差诱发抑郁。目前这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