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谈汉诗英译中意象处理策略.docVIP

从文化视角谈汉诗英译中意象处理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化视角谈汉诗英译中意象处理策略

从文化视角谈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策略   摘要:诗词是中华文学中的瑰宝,是中华古代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要途径。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大环境中,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中国诗词文化和诗词文学要想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动人心魄的美,必须经过翻译这一媒介。在翻译过程中汉语诗词中的文化意境是一重点,同时也是一难点。本文在引用一些翻译理论之后,对比分析了几首汉诗英译的不同版本,重点阐述了其中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策略。意在从文化视角探讨汉诗英译的翻译策略,借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化;文化意象;翻译;诗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以色列翻译学家Toury 说过“翻译是一种不可避免地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活动”(1978:200)。既然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妥当地把文化因素植入目标语中就成为翻译工作者的首要考虑因素。翻译界关于文化差异的翻译处理向来有两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即归化与异化。众所周知,汉语古诗充满了意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文化意象呢?简单来说,文化意象处理有三大原则:保留,转换和舍弃。本文试将对比分析不同的译本对同一意象的处理方式,进而探讨文化意象处理的原则。   一、保留原诗中的文化意象   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这么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一诗句的翻译有两个版本:   Version one: As spring raindrops fall upon a sprig of blossoming pear.   Lonely tears streamed down the face of jade. (translated by Zhang Tingchen and Bruce w. Wilson )   Version two: Her lonely face looked twist and sad,   And tears were in her eyes.   She seemed a sweet plum blossom,   Where spring rain pearling lies(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根据异化理论中译者向作者靠拢的原则,要想保留原诗中的意象“玉容”,就要将其翻译为“a face of jade”。但是,两者的文化含义是大大不同的。“玉”在中国文化中是褒义词,指的是一种质地坚硬的石头,多有“美,尊贵”之意,故汉语里和玉相关的大都是表意美好的词语,如:玉液、玉言、玉姿、玉照、玉宇、金科玉律等等。然而其对应词“jade” 在英语中却是贬义,表示易碎的东西,不庄重的东西,还有瘦马、驽马、荡妇、轻佻的姑娘的含义;作为动词还有令人疲倦之意。所以在英美文化中,“jade”没有任何美好事物的联想意义。“jade”常和绿色相联系,如合成词“jade-green”,同时给人一种冰冷生硬的联想。那么,在第一个译本中,“the face of jade”只能令英美人士大惑不解,不知其意,根本无法引起关于“娇媚容貌”的联想。这里就要对“玉容”这一文化意象进行策略处理,正如Xu Yuanchong所译的那样,“Her lonely face looked twist and sad”,不过,这一直白的译法虽使原诗较易理解,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但是却丧失了中国古诗文化中的委婉含蓄,同时美感表达方面也有欠缺,无法充分展示“梨花带雨的玉容”,从而也无法在读者心中触发怜悯之情。   二、转换原诗中的文化意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体现在诗歌中就是不同民族烙印的文化意象反映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传统,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人们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观点和情感。这样一来在翻译活动中我们有时候需要把原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与目标语的文化意象进行转换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Version one: ‘Fair, fair’, 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   Lovely is this noble lady,   Fit bride for our lord. (translated by Arthur Waley )   Version two: By riverside are cook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