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论语中看教师反思性成长
从《论语》中看教师的反思性成长
【摘 要】《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学生一些教育场景的语录体典籍,其塑造了一个鲜活而又伟大的教师形象。反思是孔子所推崇的,也是孔子教育理论当中一大关键词,从孔子对反思的推崇与践行看当下教师的成长,从《论语》里看孔子如何反思身边的人、反思做人、反思工作、时刻反省,本文将从这个视野出发讨论教师的反思性成长。
【关键词】《论语》;反思;教师成长
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历代敬仰,万世师表。他一生收授门徒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二,皆异能之士也。” 【1】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2】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奇书,不是出自于孔子本人之手,却能管窥孔子伟大深邃的思想。在《论语》里记述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一些对话,只言片语里流露出一个大儒家的宏大儒学思想,万世流芳,所以《论语》是儒学经典。但是它也是一部教师成长的经典教材,因为论语里孔子是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与他的学生进行各方面交流的。可以说,《论语》以富有生活气息和诗化的语言塑造了孔子伟大的教师形象。
有人这样评价孔子:他是一位具有实事求是、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师长; 是一位运用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智者; 是一位具有注重素质教育、拥有教书育人理念的教育家; 是一位幽默风趣、拥有温而厉性格特点的长者; 也是一位一生锲而不舍、顽强从教的奋斗者。【3】
作为一名教师,孔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部经典的教材。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诚如《为政篇第二》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4】这就是真实的孔子,他把他的认识经历娓娓道来: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事敬仰的圣人,他的成长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是在教书的漫漫生涯中成长起来的。
然而在教师生涯成长的这一过程中,什么东西起关键作用呢?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将反思视为熟练教师的五大标准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北师大教授林崇德先生也提出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成长公式。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经验,多数教师只是停留在经验表层的重复, 而无理性的凝结和思考, 因此, 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是区别作为经验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实早在两千年前,《论语》里《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4】以及《为政篇第二》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就已经提到教师的反思性成长了。
《论语》里很多篇幅提到了关于教师反思性成长的内容。有关《论语》里的关于教师反思性成长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身边的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第二》) 【4】孔子认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了就行。孔子在生活方面的交友的处理并不随意。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是在与一些可以让自己可以学习的朋友进行交往。正如《里仁篇第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孔子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是有选择的,只要是贤于自己的就要向别人看齐,而要是在别人身上看到一些并不是很好的东西,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同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反思性成长很大层度是来自于他人,他善于学习,善于从别人身上反思出一些东西出来,这是教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职业初期必定要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很多,从他们的身上反省出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东西。
《述而篇第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认为他人必定有我所取法的东西,有优点的可以正面学习,即使有缺点,也要从他人的缺点里反思自己,从而促使自己进步。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必定要接触到很多人,教师的职业对象就是学生,工作同伴就是教师。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同时有一种反思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二、反思做人
《公冶长篇第五》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于予与何诛” 【4】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