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影响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影响
摘 要:黑龙江省哈尔滨,这个被誉为“东方小巴黎”、“音乐之城”的著名城市,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罗斯国内的“十月革命”运动,使得俄国大批的音乐家来到黑龙江,他们在哈期间建立“哈尔滨交响乐团”、开办学校、成立芭蕾舞团,对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省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了黑龙江以致全国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爱好者。
关键词:俄罗斯 民间音乐 黑龙江
一、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形成
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时出现了崇拜偶像的仪式歌曲。9世纪末,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逐渐繁荣。15~16世纪俄罗斯民歌逐渐完善和定型,在众多的民歌体裁中,最典型的是抒情的“悠长歌”。其主要特征是:旋律自由宽广,调式交替变更,节拍节奏灵活,单声多声结合。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代表人物有:M.C.别列佐夫斯基、博包尔特尼扬斯基、B.A.帕什克维奇、福明、汉多什金等。他们创造的音乐大多运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俄国古典音乐奠基人格林卡、五人“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等著名俄罗斯音乐大师,他们以倡导现实主义,其创作多取材于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和文学名著,为俄罗斯民间音乐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由于重视传统音乐形式而出现了几代新的作曲家。有老作曲家莱?莫?格里艾尔、尼?雅?米亚斯科夫斯基、阿?伊?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等更是将俄罗斯民间音乐融入在各种音乐体裁之中,将俄罗斯民间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 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家流入黑龙江的概况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国内“十月革命”运动展开,国内无产阶级专权,使国内的知识分子、文武官员和俄国的“白匪”迅速逃离了俄国,来到了中国与俄罗斯的接壤地区黑龙江省。当时的黑龙江省仅哈尔滨地区的俄侨就有13万居多。在这些俄侨中有许多是当时俄国国内的贵族阶层,在国内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例如:俄国著名指挥家斯卢茨基、梅特勒;歌唱家里普科夫斯卡亚、拉宾斯基、舒什林等;还有著名的钢琴家卡尔波娃、迪龙、格尔施戈林娜等;小提琴家额尔德施京、希费尔布拉特等;芭蕾舞舞蹈家康斯坦丁诺维奇、舍夫柳金等。这些俄罗斯贵族来到哈尔滨后,带来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化特征及西欧的音乐风格。因此,黑龙江省哈尔滨从那时起,引领了全国音乐文化的潮流,许多来自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以及音乐爱好者纷纷涌入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在街头巷尾都伴有不同风格及形式的音乐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哈尔滨的对俄罗斯音乐的吸收与发展。在当时,哈尔滨一跃成为了全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市。
这些俄罗斯贵族在黑龙江省建立交响乐团、开设专业音乐学校、发展轻歌剧、传播芭蕾艺术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俄罗斯民间音乐、而且为黑龙江省的西洋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日后的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成为音乐之城打下深厚的基础。
三、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途径
1.建立交响乐团
1908年四月,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成立了“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1918年因为国内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因此,许多才华横溢的音乐汇集到了“哈尔滨交响乐团”来,给“哈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919年梅特勒作为指挥掌管整个乐团,乐团的整个演奏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乐团在1908年到20世纪20年代上演了很多俄国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例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鲍罗丁的《第五交响曲》等等,这些作品在黑龙江省得到广泛的流传。
2.建立室内乐团
随着中东铁路俱乐部(今西大直街158号铁路工人文化宫)的建立,音乐活动更加广泛的展开;以往的沙龙、民间曲调已经进入了室内的楼堂馆舍。“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几位主要成员成立了“弦乐四重奏组”。代表人物有“哈响”首席希费尔布拉特、第二提琴演奏家特拉赫金拨尔格等人,室内乐团的演奏质量是“哈响”的缩影,他们开设了多场演奏会并演奏了许多俄罗斯民族作曲家的作品,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浪漫曲(1)东方浪漫曲(2)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3)南方之夜(4)罪过将至玫瑰王国 ;尼古拉耶夫的《D小调奏鸣曲》;阿连斯基《d小调三重奏》等等,使室内乐这种高雅的艺术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得到广泛的流传。
3.建立专业音乐学校
(1)建立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
1921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建立,卡尔波娃这位毕业于圣彼得堡的钢琴家任第一届艺委会主席,该学校学制6年,严格按照俄罗斯皇家音乐学院课程开课,分为预科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学生除了学习乐器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