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忠镐我只想当一个好医生
“我只想当一个好医生,事实证明,我做到了。”
“视而见,见则思,思而行,行必果,这是我行医一辈子,自然而然的总结。”
几次死里逃生,汪忠镐一度被诊断为“过敏性哮喘”,其实却是“胃食管反流”。这段从误诊到治愈的故事,汪忠镐讲了十多年。
从一次学术会议说起
2017年11月11日,北京汉华国际饭店三楼,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八届汪忠镐医学论坛――国际胃食管气道反流高峰论坛在这里举行。
医学类学术会议以人的名字命名,国内外不多见。汪忠镐医学论坛是他的学生们一再坚持的结果。
本次论坛的开幕式上,汪忠镐致辞:“书里没有的,要把它写进去;书里错的,要把它改过来。”这是他读书时就有的想法,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如今说出来,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这句话的背后,有一个汪忠镐讲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故事。
不明原因的“窒息”
2004年12月,汪忠镐到外地给一位布加综合征患者做手术。按照计划,头天晚上会诊,次日上午手术。会诊完毕回到宾馆已经很晚,夜里汪忠镐突发憋闷,被送进急诊室。在他记忆里,那是第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其实,在此之前,汪忠镐也经常在夜里一两点钟被憋醒。不能平躺,他就索性坐起来工作,然后白天继续上班。在旁人看来,他并无异常。2005年,他又经历了4次致命的窒息,幸亏每次都能在第一时间被送到急诊室抢救,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也未影响工作。其中有一次,在被抢救后的第二天,正在打点滴的汪忠镐接到电话说有患者在手术台上突然大出血,需要抢救,他挂断电话,拔下针头就冲出病房,抢救结束后,回到病房继续输液。
汪忠镐想找发病的原因,多次去看呼吸科医生,每次得到的诊断意见各不相同: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呼吸暂停综合征……他用过很多药,经常一种新药刚出来就用上。医生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等下一种新药出来,你就有希望了。”但却常常是希望变成失望。当花花绿绿的药盒铺满茶几的时候,汪忠镐迟疑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窒息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引爆。那段时间,他常常需要通过咳嗽缓解咽喉不适。学术会议上,他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咳嗽,只好频频往洗手间跑。
汪忠镐问自己:“人活一口气,我这口气怎么就这么难呢?”
医者自医
医不自医,但汪忠镐却是例外。
汪忠镐不认为自己得了哮喘,也不认可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窒息的诊断。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印度的Kotwal教授提醒他,有没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呢?不过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反酸、胸疼,汪忠镐一样也没有。回国后,汪忠镐找到消化科,给自己做了食管内24小时pH值监测。结果显示,有200多次反流,最长的一次持续42分钟,而这个时段恰好憋气最为严重。看到这个结果,他确信自己的憋气就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汪忠镐提出的治疗方案是通过手术将贲门缩紧,但却碰到了另外一个难题:没有医生愿意给一位“哮喘”病人做胃部手术,因为没有人相信他给自己下的诊断。
又是一个工作日,汪忠镐再次窒息发作,硬生生地倒在了众人面前。
一定要手术,国内找不到医生,就到国外找。“做完手术,即使一点效果没有,我照样感谢你。”他恳请医生尽管放心,而且还要“矫枉过正”,让贲门比正常状态偏紧一些。虽然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吃饭费力,但至少可以呼吸,可以活着。
2006年3月25日,汪忠镐在美国接受了胃底折叠手术,当晚即见效果,呼吸顺畅。不过,贲门确实有点紧,从此饭量少了很多。汪忠镐向医生表示感谢,却隐瞒了饭量减少的事实,作为一个病人,他认为这是自己需要恪守的“患德”。
看着自己的钡餐造影X光片,汪忠镐问自己:“我这么‘该死’的病人,怎么就活了?”看着看着,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机理:咽部类似“鸟嘴”,一般情况下处于关合状态;食管反流上来的水和气经过咽部“鸟嘴”达到一种喷射状态,类似经过喷壶或者香水瓶,酸性气雾进入气道引发窒息,形成和过敏性哮喘一样的症状。继而,他提出胃食管反流的四个不同阶段,将胃食管反流从现象上升为理论。
将“重大发现”广而告之
“我是不是还应该做点什么,让跟我一样的病人早日得到治疗,脱离苦海?”他问自己。很快,汪忠镐在《科学时报》发表科普文章《胃食管反流不可忽视》。
2006年4月29日,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在二炮总医院(现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成立。一间病房,算上主任汪忠镐,一共3个工作人员。中心成立当天,一位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了内镜射频技术手术。
看到门诊患者寥寥无几,汪忠镐心里起急,他为那些正在饱受胃食管反流折磨的病人急,他为病人不知道有病可医急。正确的诊断与及时合适的治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