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开拓小学生写作思路
如何开拓小学生写作思路
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文无定法”,正如北宋散文家苏轼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而他所谈的作文经验却是“妙不可言”,让人摸不着头脑。既然文章高手也无切实经验可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贬低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呢?答案当然否定的。因为有效的作文指导至少可以指引学生进入写作的殿堂,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小学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正因如此,许多人非常关心作文教学,有人用维纳的控制论,也有人用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来改革作文教学,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探索。还有许多人在具体实践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共同丰富了我们的作文教学。而笔者以为西方的理论固然精密,然用来指导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有“隔靴搔痒”之憾;土生土长的实践经验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颇有“雾里看花”之嫌。是否有清晰、简便、又实用的写作方法呢?这是困惑很多人很多年的问题。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让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巧。”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很多教师注重“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访谈、阅读、思考等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基本能力,但缺乏以艺术化的手法来抒写生活的技能。简而言之,当前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会说,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作文指导进行“触发”。
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首先要取消他们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他们作文不过是用笔代替嘴巴,用文字代替语言,即“我手写我口”。思想问题解决后,就要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思路一旦打开学生不但有话可写,而且感到不写不快。那么如何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用有效的作文指导进行“触发”?
用经典范文“抛玉引砖”。看到别人温润的美玉,自然引起“造玉”的冲动,即使制造出来的是砖,也会“敝帚自珍”,“抛玉引砖”,用经典范文引路,是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学范文之前,用问题给学生制造阅读的兴趣,这样效果就比较明显。
如:有一次,我上六年级作文课,一开始就问:“你们吃过瓜子吗?”“谁能把吃瓜子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
一位同学说:“我用牙齿磕开瓜子!
“还能不能讲得更具体一点呢?”大家都思索起来。
“先拣颗粒饱满的,没有虫眼的瓜子。”
“送到嘴里又是怎样咬的?”
“轻轻的在上下门牙中间一咬,裂开了,用舌头添吃瓜仁。咬重了,瓜壳瓜仁都碎了,不好吃。”
“那么年纪大的人,快没有牙齿了,又是怎样吃的呢?”
…… ……
在步步追问下,许多学生原来以为吃瓜子没有什么可写,这时都觉得有不少话可说。我趁大家的兴致正浓,发给他们一份材料《吃瓜子》(节选自《丰子恺散文选集》)
吃 瓜 子
(节选)
我从来不曾自动地找求或买瓜子来吃。但到人家作客,受人劝诱时,或者在酒席上,杭州的茶楼上看见桌上现成放着瓜子盆时,也便拿起来咬。我必须注意选择,选那较大、较厚,而形状平整的瓜子,放进口里,用齿“格”地一咬,再吐出来,用手指去剥。幸而咬得恰好,两瓣瓜子壳各向两旁张扩而破裂,瓜仁没有咬碎,剥起来就较为省力,若用力不得其法,两瓣瓜子壳和瓜仁叠在一起而折断了,吐出来的时候我就担忧。那瓜子已纵断为两半,两半瓣的瓜仁紧紧地装塞在两半瓣的瓜子壳中,好象日本版的洋装书,套在很紧的厚纸函中,不容易取它出来。
……
这份材料学生都看得懂,只有几个生字,大家看完以后都笑了。这时,我告诉大家,这段文字是散文家、画家丰子恺先生写的,都是些大白话,把吃瓜子的情景写得很活泼生动,十分有趣。文章里边讲的,大家肯定也有类似体验,所以大家不要被作文吓住了。
讲完这些,我出了一道题目《吃西瓜》,参考丰子恺的写法,即先写吃西瓜的情景,再写跟吃西瓜有关的一件趣事,要写得具体些。结果一节课后,大家都写好了,有几位学生写了四五百字。
诗、文本是一家,用诗歌触发写作灵感。如写《春》这篇文章,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了很多诗歌,特别是语文课本中已学过的,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