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点和翻译实践局限.docVIP

浅析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点和翻译实践局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点和翻译实践局限

浅析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点和翻译实践局限   摘 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相当局限,理论不深入且实践不够,本文从国外女性主义翻译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以及实践的局限性,并建议对国内女性主义作品翻译并推广是其突破的方向。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实践;局限;本土   1.女性主义与翻译的契合   女性主义起源于十八世纪,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发起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的英语国家圈,女性不断在反叛父权社会的不公,但却寻不到出口。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的加拿大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正式联姻了,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雪莉?西蒙、路易斯?冯?费拉德、加里亚特?斯皮瓦克、戈达尔德和苏姗?巴斯奈特等。她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想法,并在在翻译作品时进行大量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实践,对传统的翻译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女性主义在翻译上赢得共鸣并结合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在于以下两个契合点:   1.1 翻译之于原文就如同女性之于男性,一直被看作为“第二位”或“附属”,十七世纪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的名言“Les belles infideles”,即翻译像女人一样,漂亮的翻译不忠实,一语道破了两者地位的低等。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忠实原文如女性忠实男性,同样的不公正境遇让女性主义与翻译有了结合的契机。   1.2 女性主义认为“女人”这一从属的定性事实上来自于长期统治的男性社会给予的框定。 “La liberation des femmes passe par le langage”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女性主义的呼声(Sherry Simon:7),但改变语言很困难,所以女性主义翻译家提出另一种捷径,即通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造和改写来抵制和改变父权话语的支配性。   2.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   国内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关注肇始于2000年,由廖七一编写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提及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2002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开始在我国引起反响,但国内对其研究多是国外著作的介绍性梳理,即使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局限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思想和理论研究以及少量批评和创作研究。   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相较于国外亦有自己的特点,这源于中国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系下女性的特点。一是中国女性长期受教于孔孟中庸之道,更为平和,国内鲜有激进或大规模女性运动即是证明。国内女性也要求维护自己的地位,但不会像国外那样要求“妇占”译文,更多地在翻译过程中加脚注,前言或进行增补来凸显译者的痕迹。二是重视用性的理论学家对于欠缺成熟和应用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予忽视态度也是不能深入的原因之一。   3.女性主义翻译的策略   路易丝?冯?弗洛图提出的女性主义翻译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但其使用在中西方翻译实践中差别明显。如前文所提到,国内女性主义翻译更偏向于用增补或加改前言和脚注这种温和的方式;而国外女性主义译作中更常看到强势的劫持策略的身影。女性主义翻译要求译者地位的彰显,和对出现女性不公痕迹的作品在翻译时的改变,弗洛图有如下三大策略:   3.1 增补(supplementing)   增补是译者为了弥补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创造性改写,如圣经的翻译中,将“Brothers”前加上“Sisters”。   3.2 劫持(hijacking)   女性主义译者对女性主义意图模糊的文本进行剥夺和挪用,如由阳性词创造阴性词,Hartwood在翻译Lise Gauvin 的《她人的信》 中将Quebecois变为Quebecois-e-s.英语名词无阴阳之分,但阳性名词存在明显优势。如mankind象征着社会;“主席同他的夫人”,女性被冠上附属品的标志。   3.3加改前言和脚注以及署名(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前言和脚注在于女性主义译者概括原文意旨和呈现自己的翻译策略,事实上就是译者的凸显(这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主张一味地忠实原文,尽量掩盖自己在翻译中的痕迹明显相悖),同署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4.国内女性主义翻译实践   女性主义在加拿大活跃的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女性主义的原作者,女性作品以及女性译者完全融合的现象,作者创造的女性主义作品通过女性译者的翻译后更强势地为女性呐喊。而国内中庸的女性主义却鲜有这样的尝试,只能在文学作品译作中找到女性主义的痕迹。张爱玲在中国早期女性译者中很有影响力,她进行文学创作还翻译国外著作甚至自译,但她的译作远没有著作那么深远的影响力。   4.1 张爱玲和《老人与海》   她作为《老人与海》的国内第一位译者,常被提及的译作是这部经典之作。然而在这本译作中她的女性主义体现得并不理直气壮,且相当谨慎。这与西方激进女性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