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与韦注语言对比分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VIP

《国语》与韦注语言对比分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语》与韦注语言对比分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加入“为??所”表示被动39 二、加入“见??”表示被动39 三、加入“见??於”表示被动40 四、加入“於”表示被动40 五、加入“所”表示被动40 第四章 结 论41 注释42 参考文献43 后 记4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46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1 中文摘要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文学巨作,其语言具有先秦时期的风格特征。《国语》问世以 来,许多学者为其作注,其中《国语》韦昭注是所有《国语》注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国 语》注的最高水平。韦昭系三国吴国人,所作《国语》注中的语言具有三国时期的鲜明特 征。本文将对《国语》原文和韦注作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对比,研究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 的语言发展演变情况。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 前言。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现状及意义,包括韦昭生平,主要作品、《国 语》韦注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强调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语》原文与韦注的词汇对比研究。从甲骨文开始,汉语词语复音化现象 就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音化现象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主导形式而被广泛关 注,先秦作品和后代作品在词汇方面的最大发展就体现在复音词上。本章就以复音词为研 究对象,在对韦注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和数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数量、词性及词义上展 开对《国语》原文与韦注复音词的具体比较,包括合成词和虚词两大类。 第三章 《国语》原文与韦注的语法对比研究。一种语言在历时比较中,词汇的更替 演变是最快的。语法相对于词汇而言,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内部 中词汇的发展变化,语法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上古汉语发展到中古时期必然 发生许多变化,其语法或存在或消亡或演变。本章将对《国语》与韦注的语法现象进行对 比,从表特殊动宾关系的形式标志词出现,词组结构逐渐明晰,关联词语变化,省略成分 减少,词序变化,被动句式变化六个方面揭示出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 情况。 第四章 结论。从《国语》到韦注,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发生了变化,复音词大量 增加,词性丰富化程度增强,语法结构越来越明晰化、合理化,反映出了汉语从上古时期 到中古时期的发展演变规律,体现了汉语发展的经济化、精密化。 关键词:《国语》 韦注 复音词 语法 分类号:G256 ABSTRACT Guo Yu is the literary masterpiece of pre-Qin Dynastry, whose language has a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the pre-Qin Dynastry. After Guo Yu had handed down, many scholars has made explanation for it, Wei Zhao Zhu is the most excellent one 0f which,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all. Wei Zhao lives in wu of San Guo Dynastry, whose language in Wei Zhao Zhu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In this thesis, a comparison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udy, between Guo Yu and Wei Zhao Zhu, will be made in order to show evolution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medieval perio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hapter 1: the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such as Wei Zhao’s life, his works of linguistic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Guo Yu, then emphasize the way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Guo Yu and Wei Zhao Zhu. Chapter 2: the reasche of comparison of vocabulary between Guo Yu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