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对启蒙辩证法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采对启蒙辩证法影响

尼采对启蒙辩证法影响   [摘要]《启蒙辩证法》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启蒙不断地自我毁灭并最终倒退成了神话。这个具有冒险性的思想把尼采作为一个先驱者,即认为尼采预示了西方历史中的启蒙辩证法。但是,《启蒙辩证法》最终却又把尼采看成是启蒙思想的代表,是极权主义的原型,他没有摆脱启蒙辩证法的魔咒。对此,笔者将指出,《启蒙辩证法》对尼采的模棱态度与自身的立场有关,其中也包含着对尼采的误用。   [关键词]启蒙;辩证法;理性;神话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6―0116―05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最初是在霍克海默的圈子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研究由于西方革命的缺席、斯大林主义在前苏联的发展以及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上台而造成的政治颓丧的状况。虽然批判理论试图阐明马克思主义所作的错误预测,但是它并没有打算彻底告别马克思主义立场。通过借助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批判理论的矛头直指启蒙以来形成的工具理性,同时表达了对现实的绝望态度。学界把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看成是尼采批判思想的继续发展,因为这本书所提出的启蒙辩证法的思想把尼采看成是一个思想先驱。比如,哈贝马斯就把《启蒙辩证法》看成是尼采思想延伸到后现代的一个中转站,认为它是尼采对理性批判的继续和补充。但是,《启蒙辩证法》对尼采的态度绝非前后一致,尼采最终还是成了启蒙辩证法的牺牲品。那么,《启蒙辩证法》为什么对尼采的态度前后不一致呢?这值得我们作一番探讨。      (一)      在启蒙的传统中,启蒙思想总是被理解为神话的对立面和反对力量。比如在培根和康德那里,启蒙的纲领就是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代替幻想。但是,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想:“神话就是启蒙,而启蒙倒退成了神话。”他们认为,启蒙并没有承诺人类进入真正的人性状态,反而深深地陷入了野蛮境地,社会的进步伴随的是人性的堕落。因为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为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让机器和掌握机器的社会集团对其他人群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在经济权力部门面前,个人变得一钱不值。社会对自然的暴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个体虽然从机器的使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个体也在他使用的机器面前消失了。随着财富的增加,大众变得更加易于支配和诱导。精神不断媚俗化,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走向消亡。精确信息的泛滥,枯燥游戏的普及,在提高人的才智的同时,也使人变得更加愚蠢。《启蒙辩证法》的两个附论具体阐释了上述思想。   附论1开头就认为,“尼采本人,就是自黑格尔以来能够认识到启蒙辩证法的少数思想家之一。”原因在于,尼采揭示了启蒙与统治之间的矛盾关系:启蒙就是欺骗;启蒙愚弄大众,为政权操纵者服务,人的柔弱与温顺是“进步”的目标。接下来,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从荷马史诗――半神话的史诗、半理性的原小说中――例证了这个思想主题:主体理性成为现实就是以自我否定和克制为代价。奥德修斯的水手用蜡堵住耳朵以免听到塞王的歌声,就像现代工人,他们压抑满足以便继续苦役;奥德修斯不是工人,所以能听到歌声,但条件阻止了他去响应引诱,正是这一特权,文化仍然保持着没有可能满足的“幸福的承诺”。奥德修斯在与神秘的命运统治斗争时,他被迫否定他与整体的统一。他不得不成为一种特殊的主体理性以确保自我保存。可以看出,奥德修斯的故事说的就是尼采的这个思想:“文明的历史就是牺牲内卷的历史,换言之,就是放弃自己的历史。任何放弃自己的人都灭绝了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重新返回到生命之中,更不用说去捍卫自己的生命了。”   附论2强调以康德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与以萨德(sade)和尼采为原型的极权主义之间的连续性。他们认为,康德把伦理学奠基于实践理性的尝试,最终是失败的。启蒙运动把自然乃至人看成是对象,这在根本上与范畴规则的极端形式主义是一致的,尽管康德主张应将人视为目的而非工具,但是计算的、工具的、形式的理性发展到其逻辑极端即导致了20世纪野蛮主义的恐怖。萨德是此漫长历史中的一个中途站,他的《朱莉埃特的历史》是功能理性的典型:“朱莉埃特信仰科学……她也像新潮的实用主义一样,摆弄语义学和逻辑句法等东西……作为一名咄咄逼人的启蒙运动之子,她把语言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宗教。”萨德的其他书如《索多玛的120天》是对康德知识体系的怀疑和颠倒;而《朱斯蒂娜》则成了失去神话遗迹的荷马史诗。在精神与爱的肉体方面的无情分离中,萨德仅仅是笛卡尔二元论的产物,他残酷地对待妇女也是启蒙精神统治自然的特征,妇女被还原成生物功能,其主体性被剥夺了。启蒙运动虐待“软弱的性”已预示了后来犹太人的毁灭――妇女和犹太人皆被等同于统治的对象。尼采的权力意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