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合成介孔有机参藁互穿网络材料中金催化中心构建.docVIP

微波合成介孔有机参藁互穿网络材料中金催化中心构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合成介孔有机参藁互穿网络材料中金催化中心构建

微波合成介孔有机参藁互穿网络材料中金催化中心构建   摘 要 采用微波加热一步合成了介孔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材料. 以材料孔道表面硅羟基为还原剂, 氮原子和硫原子作为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 采用N2吸附-脱附、ICP、TEM及FT-IR等表征方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 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Au负载量、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化物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8%和95%, 且催化剂在使用5次后, 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关键词 微波;纳米金; 苯乙烯; 环氧化   中图分类号 O6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37(2014)06-0029-06   Abstract Mesoporous organic-inorganic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microwave-assisted one-step process. With the resultant materials as support, supported gold nanoparticle (GNP)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using silanols on the pore surface of the networks as reducing agent and nitrogen/sulfur species as stabilizer. The supported GNP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CP, TEM, and FT-IR techniques. With epoxidation of styrene as test reaction,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xidant amount, Au content and catalyst amount, on catalysis performance of the GNP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98% of styrene conversion with 95% of selectivity to styrene epoxide was obtained. Moreover, the catalyst could be reused for five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Key words microwave; gold nanoparticles; styrene; epoxidation   纳米金催化剂在许多重要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1-6], 然而尺寸极小的金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和较低的熔点[7], 在没有空间阻隔的情况下会发生快速的自身聚集使得金粒子尺寸急剧增大, 从而失去催化活性. 因此, 纳米金催化剂中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结构组成, 对金物种的亲和力及金粒子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对最终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与传统的纳米金催化剂载体, 如金属氧化物或活性碳相比, 介孔材料具有较规则的孔道结构, 而且织构性质高度可控. 更为重要的是, 介孔材料有可裁剪的表面及结构, 可根据需求来合成任务特定型的材料, 这为合理设计合成纳米金催化剂载体提供了可能[8-12]. 作者在此之前合成了一种含离子液体片段和硫醚的桥接有机硅前躯体[13]并将其复合到介孔材料中, 由于含硫有机组分在材料中均匀分布, 金纳米粒子可以在其中高度分散, 所得纳米金催化剂在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然而, 上述催化剂中含离子液体片段和硫醚的桥接有机硅前躯体合成十分复杂而且金锚点性质单一[14,15],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稳定性相互制约. 最近, 作者结合螯合树脂与介孔材料在贵金属富集分离的优势,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三聚氰胺-甲醛-硫脲树脂/SBA-15复合材料. 在30 ℃下, 该复合材料对Au(ⅡI)的饱和吸附量达到3.04 mmol?g-1[18], 这暗示此类材料可能是很好的纳米金催化剂的载体.   本文利用廉价的三聚氰胺、甲醛、硫脲为原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