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悬移支架放顶煤成功应用
悬移支架放顶煤成功应用
摘要:通过对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451B11b工作面地质概况的分析研究及对回采方法的比较,在451B11b工作面选择了悬移支架放顶煤,并通过加强顶板管理、质量管理,取得了悬移支架在中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安全回采的成功经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以后悬移支架放顶煤在中厚煤层工作面的推广应用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悬移支架 中厚煤层 放顶煤 顶板管理
0 引言
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位于八公山煤田中部,矿井有着50多年的开采历史,其井田范围狭小,开采走向短,地质条件复杂,在不足400m的井田范围内,由南向北分布了F16―F12―8等17条大中型斜切断层;矿井开采历史悠久,系统条件复杂,生产工艺落后,工人劳动强度大,不具备上综采、综放等现代化回采工艺,以往的回采工艺主要是普通炮采(采用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顶板,爆破落煤)。为了探索和推广应用适合我矿地质条件的新的回采工艺,以达到安全、增效的目的,我矿于2003年1月首次在4231A3工作面试用了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工艺,并在4271811b、426288、451811b等十多个工作面进行了推广应用。该工艺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支护稳定,提高单产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其中451811b工作面2006年3月份月产达到了67169t,打破了淮南矿业集团矿区炮采单产纪录,为我矿安全高产打下了基础。
1 工作面地质概况
451811b工作面的上限标高为-183.0m,下限标高为-313.0m,走向长355m,倾斜长185m,煤层倾角20°,煤层平均厚度为4.2m,煤层赋存稳定,底部发育1层0.2m厚的泥岩夹矸。直接顶为1.5~3.0m厚泥岩,厚层状,微波状层里,较为破碎,含化石碎片,其上为煤线层;直接底为0.8~1.5m的细沙岩。
2 回采方案的选择
传统的中厚煤层采用分层开采,工作面采用DZ22―30/100型单体支柱配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架设1梁1柱铰接走向棚支护顶板(棚距0.5m,排距1.0m,最大控顶距5.0m,最小控顶距3.0m,过顶用长×宽=3.0m×1.1m塑料网和0.8m长的搪柴棍),爆破落煤。工人在操作中需要回双排柱、梁,破碎顶板处在放炮前要超前挂梁进行临时支护,支架稳定性差,不利于安全生产:材料消耗大,使之成本高,不适合在中厚煤层中使用。
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采用DZY―H转向式悬移支架支护顶板,每组2梁6柱(主副梁各3柱,支柱与支架用钢丝绳连接)。梁长2.66米,行程1.0米,架高1.7~2.4米,支架间距0.42米,中心距1.1米,最大控项距3.66米,最小控顶距2.66米,过顶用长×宽=30m×1.1m菱形金属网和1.6m长的搪柴棍,爆破落煤。工人操作通过液压传动伸前探梁和移架,极为方便省力;悬移支架伸前探梁能够及时超前护顶,支架稳定较好,支护强度大,安全性高,通过比较,决定在451B11b工作面使用悬移支架放顶煤。
3 顶板管理
3.1工作面支架的布置及规格和间距说明 工作面采用型号×DY―H转向式悬移支架,梁长2.66米,架宽0.68米,顶梁高度0.25米,单梁高度0.26米,行程1米,每架6柱,支架重量850公斤,支架沿走向方向排列布置,支架间距0.42米,中心距1.1米,最大控项距3.66米,最小控顶距2.66米,架与架之间用细铁丝连接起来,过顶用长×宽=3.0m×1.1m菱形金属网和1.6m长的搪柴棍。
工作面上下出口及车窝用8―10排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配DZ25―30/100型单体支柱架设1梁1柱铰接走向棚,上下端头的老塘侧两排支架下要架设双排1梁1柱铰接顺山挑棚来加强支护,每排4棚。
3.2正常情况下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严格跟底并按80―100下伪倾方向回采,炮后要及时过网及搪柴棍并伸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老塘侧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在移架放项前必须把周边支架重新整改加固。
3.3破碎顶管理 工作面煤顶局部段较为松软,炮后极易掉顶,甚至未放炮就出现大面积掉顶。遇到这种情况时,工作面采取先联网,把煤帮背严,用钎子把梁头的煤一点点找掉,随之伸探梁跟进护顶,抵住煤帮,直到探梁伸完为止,如此能够有效的控制掉漏顶;由于顶板破碎压力大,造成移架困难,有倒架冒项危险,实行带压移架,当顶网打兜时则在要移架的上一组支架间用单体支柱配L2.4m×φ18cm半圆木加打1梁3柱走向棚临时支护顶板后在移架。
3.4采高不够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难免出现少数采高不够的支架,这时需要挑顶来解决,挑顶按照先挑每组支架的下梁,下梁挑顶后上梁煤顶由于自重下沉会自然脱落,即省时又省力,为了支架的稳定,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