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府残联和残疾人民间组织关系研究
政府残联和残疾人民间组织关系研究
摘要:2013年新社会政策对“双重登记管理体制”的突破,进一步释放了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在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大量的残疾人民间组织将获得合法身份,享受“体制福利”。残联作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中介,需要做出“职能规范化”、“机构简约化”和“工作透明化”的调整,以适应政策形势的发展。既往残疾人领域形成的“内生依附性关系”、“权威关系”和“疏离关系”并存的关系格局在未来可能衍生出“共赢性互惠关系”、“竞争与联盟”和“转包与代理”的三类新型关系类型,最终出现以残联为主导的多种关系模式并存的组织关系格局。
关键字:残联;残疾人民间组织;权威关系;工具性互惠关系;转包与代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 5833(2014)04 0090 09
一、 引言
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民间组织开始参与社会建设。但受80年代末期“无序结社革命”的影响,国家对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登记管理制度”――民间组织不仅在登记管理部门注册,而且需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民间组织仅作为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补充部分,其发展受到极大限制。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领域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民众异质性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双重登记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国内关于加强社会领域的自治化改革呼声日愈高涨。近几年,广东、上海等地率先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社会化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标杆效应。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从国家层面正式破除了行业商业协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民间组织身份认同的制度障碍。
得益于新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松绑,社会服务领域将开启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公共服务亦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长期以来,官方和民间都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而介于官方和民间之间的残联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作为不充分市场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残联组织,尽管其兼顾了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残疾人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由民间力量形成的残疾人民间组织将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随着2013年新社会政策的出台,现存的残疾人服务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社会关系格局有可能发生改变。作为残疾人领域内的重要组织,残联在新形势下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此,本文将在梳理以往的残疾人领域的组织关系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新社会政策的内涵和导向,对残联的改制方向以及未来的残疾人领域的组织关系做出合理的分析。
二、 政府、残联和残疾人民间组织的关系梳理
(一) 西方的“政社”关系理论模式和本土化运用
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中心。西方学者主要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下探讨两者的关系,较典型的理论为多元主义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多元主义认为,社会与国家应该是分立的两个领域。社会中的权力是多元的、分散的,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组织社团参与选举竞争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国家的政治决策。Whyte ,Martin K. “Urban China :A 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WTBX][WTBX]State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 of Reform .[WTBZ][WTBZ]San Francisco:Oxford,1992.根据这一理论衍生的政府与民间组织(亦称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模式有“非营利组织制衡政府”、“非营利组织对抗政府”等类型。与多元主义截然对立的法团主义则认为国家与社会并非是完全分化的,国家应加强对市民社会的参与、控制以及致力于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的联系渠道。Unger, Jonathan Anita Chan. “China ,Corporatis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WTBX]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WTBZ] 33 ,1995.在该理论指导下,学者提出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共生共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互补”等关系模式。
国内学界亦借用西方的理论范式来分析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俞可平等学者根据国家对民间结社的控制放松以及新成立的民间非企业单位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公民社会的萌芽,正走向多元主义的发展道路。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增量民主和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6页。然而,法团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据通信技术 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网关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ppt VIP
- 柑橘新品种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共字).doc VIP
-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实施策略.docx
- 美甲店的前景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班主任计划和总结及班主任手册.doc VIP
- T_CFIAS 3040—2025(混合型饲料添加剂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pdf
- 医疗器械(耗材)项目投标服务实施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西门子保护说明书7SJ686用户手册.pdf VIP
- 5.1.3.1生物圈(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