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作品解读三大问题
文学作品解读三大问题
摘要: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离文学越来越远。
关键词:文学作品;熏陶;解读;审美
综观现行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旧教材,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课文。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课文的含量甚至达到了70%以上。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文学作品大量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着实让人高兴。面对这么多精美的“食粮”,教师如何与学生共享,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师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依然存在着三重障碍――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因为这三重障碍,文学解读活动便不是使学生走进文学,而是相反:离文学越来越远。
一、文学作品解读的政治泛化
将文学政治化,在我国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由来已久。闻一多先生就曾指出:“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诗三百》做了政治课本。”汉之后,这种用政治图解文学的传统历久不衰,一直延续到现代。鲁迅及其作品受到一些“左翼”作家政治“围攻”“恐吓”“中伤”和“泼污”,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显例。茅盾在新中国成立后,“顺应时代潮流”,把一部《水浒》全部纳入“阶级斗争”的观照之下,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显例。延及“文革”,这一“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影响至今,就是文学解读的不自觉的政治泛化。具体表现为:政治的二元对立成了解读文学的隐性的普适性“规律”。这一“规律”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潜意识。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许多参考书是这样分析的: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整个社会才会辉煌灿烂。笔者以为,对于初中生而言,能体会到作者是把花和自己的生命状态联系在了一起就已经不错了,通过这个文学作品,想到自己的生命不可以因为挫折而萎靡不振,活一天就应该像花儿一样蓬勃有力,这样思想就受到了熏陶。
同学们读高尔基的《海燕》是怎样的感觉呢?同学们在读后感中写:“海燕是不怕风浪不怕困难的勇敢者的象征。” “我们要学做海燕,不做海鸭和企鹅。”“说实话,做一只勇敢的海燕,说说容易,做做难,在现实中,对不起,我只是一只典型的海鸭。”同学们这样的认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学作品,感悟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参往往只把海燕看作是当时俄国社会革命先驱的象征,为什么要把海燕的形象定得如此狭隘、如此政治化呢?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这是比较流行的认识,主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论述:资本主义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菲利普不肯认落难的亲弟弟,就是因为金钱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解读失去了小说的文学性。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不是某种社会制度专有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可怜的小人物们面对亲情、金钱、面子,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类似上述的例子还很多。我们当然不能一概反对从政治学的角度解读文学,但笔者以为,从政治学的角度解读,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是一些“专门家”的事。事实上,文学现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多角度、多层面解读的。如果我们仅从政治学的角度解读,其危害是非常明了的:将充满生命底蕴和人生意趣的文学作品简单类化为一些标语和口号,不仅对文学本身构成极大的伤害,还使学生从根本上形成对文学片面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更使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逐渐变成一个“政治人”,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的语言日益泛政治化。比如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充斥着假大空的语言,有的甚至如时事报告一样,空泛的说教一套又一套,而“写实事、抒真情、扬正气”的“真作文”越来越少,就与此干系甚大。
二、文学作品解读的道德强渗
文学解读的道德强渗与政治泛化一样,也是由来已久。宋人将《诗经》理学化尽人皆知。闻一多先生是第一个掀开千百年间强罩在《诗经》头上的道德迷雾的遮蔽而使《诗经》重现诗的精魂的现代解诗者。他以现代诗家的眼光和魄力,摆脱统治意识深处的以道德为首位的儒家解诗传统,对每一首诗都发出这样的追问:“艺术在哪里?美在哪里?情感在哪里?诗在哪里?”在闻先生的努力下,《诗经》中的许多诗都实现了由神性到人性的复归,由“非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pdf VIP
- 《工程化学基础》教案-第3章-2011.ppt VIP
- 抗日英雄王二小.pptx VIP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x VIP
- 全套SPC表格(很全面) CPK.xls VIP
- T_CI 540-2024 红枣蒸馏酒生产技术规程.pdf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速公路通信迁改).docx VIP
- Part3-4 Unit6 Craftsmanship课件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