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海顿晚年大型声乐曲创作及其杰作创世纪
浅议海顿晚年大型声乐曲创作及其杰作创世纪
【摘?】?D章介绍了海顿的一生及声乐创作成就,以其杰作《创世纪》为例,分析了海顿晚年的声乐作品创作特色。指出,海顿的晚年声乐创作时期是他一生最辉煌、最成功的时期,《创世纪》是其中最雄伟、生命力最为持久的一部清唱剧。海顿一方面延续了巴洛克时期清唱剧的传统,另一方面,运用了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的先声。
【关键词】眠?N;晚年;大型声乐创作;清唱剧;《创世纪》
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已经逝世两百多年了,但是他那卓著的成就是我们每个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他的艺术具有高超的技巧、令人惊异的匀称、灵活、明晰和稳健的风格。这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勤于创作,出自他笔下的有一百多部交响曲、大量室内重奏乐、许多用各种器乐演奏的协奏曲、钢琴独奏作品和许多声乐作品。
海顿早期的创作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创作风格―华丽而富有装饰性。由于受雇于匈牙利贵族尼克劳斯公爵,其作品多是应雇主的需要而作,宫廷的艺术趣味和繁杂的行政事务限制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正是通过大量的创作实验,使他能够娴熟地驾驭交响曲。这一时期,海顿创作了三部清唱剧,但影响不大。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是海顿创作成熟期的开端,他的重要创作从这之后开始产生。如1785-1789年写的十一首“巴黎交响曲”,为西班牙卡迪斯大教堂写的管弦乐曲《临终七言》。此时清唱剧创作却停了下来。
海顿创作的晚期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1790年尼克劳斯公爵去世,继承人安东解散了管弦乐队,取消了艺术活动。海顿虽被保留乐长原职,但无事可做。也因此他能真正地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创作。他先后进行了两次伦敦之行,创作了十二部著名的“伦敦交响曲”,达到一生创作的高峰。1794年安东去世,继承人尼克劳斯二世恢复了宫廷音乐活动,他规定海顿每年须创作大弥撒曲一部。
海顿共创作了六部弥撒曲,它们是:因拿破仑进驻奥地利南部而得名的《战时弥撒曲》(1796年)、《神圣弥撒曲》(1796年),获悉尼尔森击溃拿破仑舰队的《尼尔森弥撒曲》(1798年),《苔莱莎皇后弥撒曲》(1799年),由于引用清唱剧《创世纪》音乐而得名的《创世纪弥撒曲》(1801年)和运用大规模管乐器的《管乐队弥撒曲》(1802年)。声乐与器乐音乐完美的综合体现于1796-1799年间创作的四首弥撒曲。
《战时弥撒曲》和《尼尔森弥撒曲》中反映了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动荡。两部作品中均采用了不少“字句描绘”,有些细节明显地描写了战争的威胁。在最后创作的两首弥撒《创世纪弥撒曲》和《管乐队弥撒曲》中,总谱写作更为丰满,偶尔声乐结构被稍微简化,有助于增强管乐效果和更为复杂的转调进程,并强调了交响性因素。这一组弥撒曲创作的特色在于“对管弦乐协作的精通,对合唱曲自由变化的处理,以及他自身所具有的和受莫扎特影响而产生的古典的纯朴”。[1]海顿在弥撒曲方面最大的创新就是在其中加入了交响曲因素,其对比段落与交响曲的对比乐章是一样的。
海顿晚年的声乐创作,除了弥撒曲以外,最大型和雄伟的、生命力最为持久的还数他的两部清唱剧:用圣经题材写的《创世纪》和用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四季》。下面,试以《创世纪》为例,来了解海顿清唱剧创作特色。
海顿在伦敦听到亨德尔宏伟壮丽的英语清唱剧,激发了他写作德语清唱剧的热情,于是花了近三年的时间(1796-1798)写成了《创世纪》。脚本由莱德雷根据弥尔顿《失乐园》第三章《创世纪》改编而成,斯维腾男爵将其译成德语。剧中有天使佳百利、尤利尔、拉飞尔,以及宗教传说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等人物。全剧共有33首分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14曲叙述了神创造世界的头四日,神创造了天、地、光、风、云、海、星辰等事物;第二部分第15-27曲叙述在第五日和第六日,神创造了飞禽走兽和人类;第三部分第28-33曲写失乐园中的亚当和夏娃。这部清唱剧虽取材于《圣经》,但音乐并没有宗教的神秘气息,海顿用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来讴歌一切有生之物,讴歌人类,甚至没有生命的流水。
在这部清唱剧中,海顿一方面延续了巴洛克时期清唱剧的传统:结构上遵循叙述情节的宣叙调和抒发感情的咏叹调交替的格式;受亨德尔的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影响,对事物进行“字句描绘”;合唱音乐简朴深厚,常让复调与主调织体交替出现,从模仿复调的段落开始,逐渐转变成和声坚实有力的主调段落,如第14曲的合唱。另一方面,运用了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的先声,在序曲中尤为明显。
全曲由4/4拍子、C小调慢板的序曲开始,各种乐器交替出现,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分别进行一系列半音进行,低音伴奏声部连续离调,这些描绘出神创造世界之前,一切都是那么阴沉、荒凉、黑暗。但长笛的一声长啸,冲出了混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