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武乡琴书流变
浅谈武乡琴书流变
摘要:琴书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中的一种,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而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属于曲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在身后渐去渐远。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一直呼吁保护人类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保护?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些文化现象的现状。
关键词:武乡琴书;历史流变;表演形式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1-127-03
起源于武乡农村,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约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武乡琴书,以武乡方言为演唱语言,是武乡一带十几种曲种中的主要曲种,也是琴书的重要曲种之一。武乡琴书的唱腔和曲牌由流行于武乡一带的民间小调、歌谣、号子和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乐句相互融合而成,富有乡土特色。它的历史起源有较为准确的文字记载,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表演者多为不识字的老艺人。本论文以家乡的民间说唱艺术――武乡琴书为研究对象,在走访老艺人的基础上,通过对地方文献资料中武乡琴书记载的查找,初步探究武乡琴书的生成、发展历史,表演特点和文本的艺术特征。
一、武乡琴书的发展历史
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已经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到了宋代,伴随着城市的繁荣,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瓦舍、勾栏。表演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说唱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周边地带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并且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文化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武乡琴书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唐宋变文,在清代中叶由中原曲种影响产生,它的发源地是山西武乡县农村,现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它借鉴鹦哥柳的音乐,用当地曲调加以丰富改革,称为柳调。清代中后期,民间说唱风大盛,盲人坐场说唱增多,曲种发展较前加快。清代嘉庆年间,多有盲艺人游门串户演唱,两人一档,一人敲八角鼓演唱,一人拿木胡伴奏,称为鼓儿腔。
同治年间,盲艺人开始坐场说大书,每档增至六、七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武乡县,组织了盲人宣传队。为了便于分散宣传,加强说抗日书目气氛,艺人们承袭了咸丰年间大板书艺人敲打七件打击乐器的技巧。1938年以后,说唱艺术得到高度重视,艺人们大量吸取民间小调,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来滋补曲种本身,曲种得以发展。武乡琴书一改鼓儿腔的单一两句体为嵌曲体,并配入锣鼓打击乐,易名为武乡鼓书,也称武乡大鼓。
1958年,对曲种再次进行改革。武乡鼓书去掉打击乐改名为武乡琴书,伴奏乐器以土制月琴为主,另有二胡、老胡等。同时,老艺人开始吸收明目人学艺演唱,增加表演成分,此时才称为武乡琴书。
百年来,曲种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鼓儿腔(1938年前)――武乡鼓书(1938年后)――武乡琴书(1958年后)。
二、武乡琴书的传承空间
起源于武乡农村,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约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武乡琴书,以武乡方言为演唱语言。它的唱腔和曲牌由流行于武乡一带的民间小调、歌谣、号子和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乐句相互融合而成,富有乡土特色。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下面,我将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两方面分别加以分析。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和太岳山之间。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全县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复杂。从气候方面来说,当地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季风强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这种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当地的农业以种植谷类和玉米为主,畜牧业为辅,与外界的交往比较少,相对封闭。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当地不可能产生密集的人口聚集地。所以,像戏剧这种有固定场所的大规模的表演形式不会在当地生根发芽。武乡琴书不需要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的形式,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给听众。因而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把月琴,就能走到哪儿,说到哪儿。与别的说唱曲艺相比,它与听众的交流更为直接,所以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喜欢。
武乡在西汉时开始置涅县,属上党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B类).pdf VIP
- 自考本科《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2025年4月模拟题附答案.docx VIP
- 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docx VIP
- 《野外辨别方向》课件.ppt VIP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A类).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 VIP
-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docx VIP
- 万科示范区验收移交指引.docx VIP
- 唐代僧人的法律规范-政大机构典藏.PDF
-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5【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2章第1节】(原卷及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