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犹太人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启示
犹太人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启示
摘 要:犹太裔诺贝尔奖得主的比例,超过了犹太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这种“犹太现象”值得世界各民族深思。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裔科学家身上,总闪现着批判性精神的光芒:敢于挑战权威和提出颠覆性的理论;崇尚思想自由和学术民主。这种精神可以在犹太民族颠沛流离、饱受欺压的历史中找到渊源,正是特殊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地位,使犹太民族养成了批判的气质。而在当代中国,科技进步离不开公民的批判性精神,离不开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批判性精神;犹太人;中国人;诺贝尔奖
1 引言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又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遭遇数次大流散、大屠杀的犹太人,以占世界0.3%的人口,培养出了19.1%的诺贝尔奖得主[1],以及众多商界、政界、思想界、人文艺术界的精英。“犹太人为什么这样优秀”是人们热衷的问题,答案包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强烈的危机意识,甚至优良的基因,等等。而本文将试图从“批判性精神”这一角度,解释犹太民族的成功特质,分析犹太民族的批判性精神产生的历史原因,并探讨这种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2 批判性精神是什么?
批判性精神有丰富的含义:追求真理、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崇尚思想自由、肯定个人价值、尊重差异、维护平等、反对专制……下面试以两位犹太裔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为例,探讨批判性精神的具体内涵。
2.1爱因斯坦与他的世界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犹太裔物理学家,1921年因“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世纪之交的“两朵乌云”笼罩在物理学天空之时,年轻的爱因斯坦发表了四篇震动学界的论文,其中1905年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当时,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利局办事员,竟然创造了如此革命性的理论,这是他个人活跃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探索精神,和宽松自由、没有权威压力的工作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敢于摧毁经典力学的宏伟大厦,正是爱因斯坦科学研究中批判性的最好体现。
其实,从青少年时代起,爱因斯坦心中就有一颗反对权、反对思想专制的种子在萌发生长。10岁时他入读德国的路德中学,却对那种充满军国主义色彩的学校教育无比反感;1896年,年仅17岁的爱因斯坦请求父亲帮他脱离德国国籍,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无国籍人士;后来他在瑞士入读阿劳中学,那里允许教师自由选择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没有禁锢的学习氛围,让爱因斯坦感到了终身难忘的快乐。在瑞士联邦工学院学习物理学时,因为老师只是“让他们对物理学的过去一清二楚,而对它的现在和未来却一无所知”,爱因斯坦渐渐对正规课程失去兴趣,干脆逃课自己研读最前沿的物理学著作……[2]仅仅称爱因斯坦为“天才”是不够的,应该称他为“叛逆的天才”,这才是他的精神特质所在。
而爱因斯坦个人的政治信仰,更是集中?w现了独立性与批判性的思想品质。他在著名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写到:“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体。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3]爱因斯坦坚定地热爱着公民社会,而对“国家”二字抱着冷静的态度。他反对任何政府以“爱国主义”之名开动暴力机器,使当权者的利益凌驾于每个公民的利益之上。
爱因斯坦的批判性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科学领域,他不盲从学术权威,敢于提出颠覆性的学说,抵达真理的彼岸;在社会政治领域,他拒绝与强权合作,拥护公民个人的思想自由。
2.2玻尔与“哥本哈根精神”
尼尔斯?玻尔,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犹太裔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因“对原子结构以及从原子发出的辐射的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由玻尔主持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又称为玻尔研究所)成立,吸引了一大批青年物理学者。1923年,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对应原理。在其影响下,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泡利的不相容原理等一批新概念产生了;为了用一种数学形式来体现量子力学的本质内容,海森堡得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它与之后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一起构成了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两大支柱。玻尔研究所的赫赫成果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起掀开了现代物理学的篇章。[ 4]
如果说爱因斯坦具有的是“一个人的批判性精神”,那么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有的则是“一群人的批判性精神”。玻尔研究所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量子力学是在“无休止的讨论、争论和辩论”中产生的。在例行的“家庭聚会”上,年轻人们会无所顾忌地提出见解或批评,而玻尔则宽容对待并欣赏年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热封强度耐135℃高温蒸煮的CPP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物业交接表格-全.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433B-2023 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现浇混凝土保温外墙).docx VIP
- GB8478-2020 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pdf VIP
- 福建福州市八县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正确的员工考核评分表1.doc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晋升职称无生试讲稿——22.我们奇妙的世界(1).docx VIP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课件.ppt VIP
- 十五规划PPT课件.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