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中仿拟现象之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语言中仿拟现象之探究

英汉语言中仿拟现象之探究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仿拟修辞格的总体介绍,主要讲了仿拟的语用特点:新颖独特,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讽刺性;富有诗意以及其说服性和欺骗性。还介绍了仿拟出现的心理原因,应用仿拟的利弊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仿拟这一语言文化现象。   关键词:仿拟;仿照;语言      一、前言      英汉语言中不乏仿拟现象的存在,它是一种创造性使用语言的修辞格,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文化现象。而今,这种语言文化现象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广告词、新闻用语、手机短信、网络用语和校园用语等等,处处可见仿拟的影子。   仿拟指人们根据交际和使用的需要,故意模仿某些众所周知的词语、句子、篇章和曲调等,以创造出临时使用的新的词语、句子、篇章和曲调。因此,仿拟可以分为:仿词、仿句、仿篇和仿调等(李明引自李定坤,1994)。但是仿拟并不是现成格式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语言手法,它常常借助于谐音、字形变异和词语变异等手段来达到其特殊的表达效果。仿拟的应用形式千姿百态,但是应用效果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二、仿拟的特点      仿拟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有以下特点:   1.新颖独特,生动形象   时下,校园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引进外姿”、“卧谈会”等,都形象地说明了一些校园现象。“引进外姿”是从“引进外资”这个时髦的词语戏仿而来的,以“姿”代“资”,意思是说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另一个专业中找男女朋友的校园现象。“卧谈会”是仿照“座谈会”,形象地描述了在校住宿生晚上悠闲地躺在宿舍的床上开怀畅谈的情景(傅远碧,2004)。英语中有这么一句“One man’s disaster is another man’s delight!The sale is now on.”它是仿照“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商业投标中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况(时秀梅,2006)。还有一个公益性的警示语“足下留青”是警告人们不要随意践踏草地,爱护花草树木,它是仿照“足下留情”构想出来的。此表达生动形象,具有??示和提醒作用。   2.幽默风趣,富有讽刺性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几句台词“前不见蹄膀,后不见烤鸭,念肚子之空空,独怆然而涕下”,这句台词是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种仿拟。风趣地展示了小燕子被恶棍绑架后,吃不到任何东西,而且没有自由,想起皇宫那种无拘无束,丰衣足食的生活,不禁怆然涕下的境况。再加上小燕子的个性(她极其讨厌背诵诗文,而此时竟仿造出这样的诗文),更是增添了剧篇的风趣感。又如“Money can make the mayor go”是仿照“Money makes the mare go”(胡剑波,唐忠顺,2002),“mare”和“mayor”是同音异形异义词,“母马”和“市长”形成强烈的对比,讽刺了市长贪污腐败的丑态。“一切向钱看”是仿照“一切向前看”创造出来的,讽刺了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的恶习。还有一个仿调的曲子也是表明了那些社会上贪污腐败的现象,内容是这样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放下麻将,到基层看看。带上私心,带上杂念,走出酒店,到基层看看。厂里准备了一些奉承,公司里准备了一桌好饭,家里缺点什么,跟厂里说说;要照顾的亲戚,向部下谈谈。到基层看看,到基层看看,哪怕是发发酒疯吃点海鲜,这种人不图为国家做多大贡献呀,当一次官不容易就图个有权有钱。到基层看看,到基层看看,哪怕是捎回点时令土特产,这种人不图为国家做多大贡献呀,当一次官不容易只赚个遗臭万年!(1997年7月2日《山东工人报》)。这是仿造《常回家看看》,生动形象地披露了社会上的那些腐败现象。   3.富有诗意   有时人们仿照古诗而创造出来的新的诗体文字更具美感和宣传作用,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例如,2003年非典盛行时,人们仿照古代诗词创造出了许多流行的诗句,如:“萨斯病毒何时了?患者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被封,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粮油蛋菜应犹在,只是不好买。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怕疑是非典被扣留。”这显然是仿照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说明了非典盛行时,处处人心惶惶、市场萧条的景象。还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疫发山河改,遍市板蓝根。出门带口罩,惧炎鸟惊心。非典连三月,短信抵万金。愿君永安康,漂亮又年轻。”是戏仿杜甫的《春望》而来(胡芳,曾瑜薇,2006)。这是一条手机短信,表现了非典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及普遍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的良好祝愿。通过戏仿这些古代诗词形象地展示了非典的恐怖,读起来诗情浓郁,同时也有效地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