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喜爱习作几种方法
让学生喜爱习作几种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态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有兴趣、爱习作、乐表达、有信心。对习作则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教学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儿童生活。
一、让题目引发习作兴趣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激发阅读兴趣。同样,―个好的习作题目,也能激起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如果必须写命题作文的话。就要为题目动一番脑筋,反复斟酌对比,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合学生心理的习作题目。笔者认为,确定习作题目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 生活化原则。作文只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才能汲取源头活水。所以,作文题不但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还要联系时代发展、社会新闻、校园生活、自然景观、季节变化、重大活动、传统佳节等。比如:《开学第一天》、《一次主题队会》、《观察日食》、《动物园看大象》、《秋天的树叶》、《童年趣事》、《元宵节》等,这类题目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容易动笔。
2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有意让儿童游戏、科学实验进入习作课堂,例如《小皮球从洞里跑出来了》、《竖鸡蛋的尝试》、《猫医生过河》、《松鼠打官司》等,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浮想联翩,觉得有话可说。
3 诗意性原则。习作题目应避免陈旧、老套,力求新颖、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富有诗意。比如,可以将《夏天的葡萄》改为《又到葡萄飘香时》,将《紫藤花》改为《春风满架紫藤花》等,让题目透出的诗韵感染学生,激励习作。
二、交流习作素材。丰富习作内容
学生动笔之前,师生围绕习作主题交流习作素材,能丰富习作内容。课堂上,首先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帮助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交流相关的人、事、物、景,畅谈感想、体会,互相启发,展开联想与想象,不断丰富素材,形成多角度、全方位、活泼愉悦的写作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动笔习作。比如《又到葡萄飘香时》,教师板书习作题目之后,学生并没有像议论“小皮球从洞里跑出来了”那样,马上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经过一阵酝酿,师生开始了如下互动。
师:“葡萄是大家熟悉的水果,同学们都吃过吧?”(教师拿出一大盘颜色各异、不同品种的葡萄摆在讲台上。)看到这些诱人的葡萄,我们一起来说说关于葡萄的话题,只要是跟葡萄有关的,说什么都行。
生1:葡萄很好吃,又酸又甜。
生2:我轻轻地摘下一个葡萄,小心地撕开外皮,看到鲜嫩的果肉,我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顿时又酸又甜的果汁溢满口中。
师:为什么你用到“轻轻地”、“小心地”?
生:因为葡萄色泽鲜艳,十分可爱。
师:很好,动作反映了内心活动。老师帮你纠正一个地方:“摘下一个葡萄”改为“摘下一粒”更准确。就像他这样大胆地说。谁来继续说?
生:我家小区里种了很多葡萄,有红色的、绿色的、紫色的、大的、小的,颜色鲜艳,形状各异。
师:看到这么多葡萄。说明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夏天。)对!葡萄是夏季水果。谁上讲台来,拿起盘中的葡萄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葡萄的品种及形状。
生:这是水晶葡萄,又圆又绿;这是玫瑰葡萄,又圆又红;这是马奶子葡萄,椭圆形,翠绿色;这是巨峰葡萄,颗粒大,紫红色;这是美国提子,椭圆形,紫红色。
师:盘中都有我们昆明市场上卖的葡萄,你都说得出名字,并且形状描述得也准确,但这些是口语,如果习作也这样写,就像记流水账,怎么描述才形象生动呢?
生1:加上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生2:用上修辞手法。
生3: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重点描写一两种,其他的略写,一笔带过。
师:说得对!谁来试试?注意!印象最深,最有特点的详写,其他略写。
生:(略。)
师:你们都吃过葡萄,谁到过葡萄园呢?(十几个学生举手)请同学说说,要说出看到的、闻到的、吃到的、想到的。
生:上个双休日,我们一家人开车前往果园玩。来到葡萄园,我看见大片大片的葡萄架,走到葡萄架旁,一串一串葡萄挂满枝头,像水晶、像宝石、像玛瑙,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布满白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浓浓的葡萄味儿让我陶醉。
师:说得好!我们都跟你进了葡萄园,都陶醉了。葡萄除了形状可爱,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谁知道?
生:我奶奶有高血压病,医生让她多吃葡萄,最好是用葡萄籽泡水喝。
师:那是因为葡萄含有特殊成分,可以抗氧化,防衰老,市场上卖一种保健品――“葡萄籽胶囊”,价格一百多元一瓶。
生:我想起来了。我妈妈专门买含有葡萄籽的化妆品,她说对皮肤特别好,价格也很贵。
习作课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课堂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