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高中语文教材对项脊轩志接受
论高中语文教材对项脊轩志接受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收录其中时,把能够体现作者热衷功名利禄的一段删掉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经过“阉割”后的不完整的作品。这种文学接受看似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实乃使完璧有缺,有违原作的写作意图,甚是遗憾。
关键词:语文教材;《项脊轩志》;文学接受
《项脊轩志》是一篇能够代表归有光散文实力和文学成就的扛鼎力作,好评如潮,流布甚广。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业已成为高中语文教材“淡笔书至情”风格一派的典范佳作,由此也成为当下教材研究的一大热点。无论是未经删改的原版,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删改版,皆翕然肯定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当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论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还是苏教版(必修五),在收录《项脊轩志》时,均把能够体现归有光功名利禄之欲的一段删掉了,现予以补出如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对于删去此段的原因,《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解释是:“这一段议论是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词,内容虽不足取,但也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人教版教材的编者认为,此段中归有光以寡妇清和诸葛亮自况,不仅流露出其强烈的功名利禄之欲,还有借此发牢骚之嫌,利欲之心太过赤裸,情感表达过于直露,这与全文表现其甘于清贫的淡泊宁静心态,对亲情的眷恋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无论从内容性质上看,还是从全文风格而言,都显得不伦不类,殊为龃龉。编者的这种解释看似合理,但沉心细想,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二语文)》(志鸿优化设计丛书)还特意为此设计了一道题目,问此段为何选入课本时被删去。该书给出的答案是:这段文字只是作者的感慨,虽然也紧扣小轩,但和整体内容略有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和全文不一致,故被删去。这种附和缺乏批判思维,流于武断,失之皮相,可谓顾此失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笔者将指陈这种文学接受之失。
第一,曲解和拔高了归有光的人物形象。把能够体现归有光热衷功名利禄的这段话删掉,确有刻意美化作者的人物形象之嫌。这种删节曲解了明代士人的理想。古代士人热衷功名利禄,反映了他们对精神物质的追求,在当时的人看来实属正常。他们表面上清高自许,高自标置,往往以高蹈出尘之姿自视,避言金钱财物,因为他们深知,有“名”才有“利”。科举及第,不仅可以实现他们的精神追求,也可达到享受锦衣玉食的目的。即使有些读书人赤裸裸大谈特谈利禄之欲,也不为过。写作此文时,归有光还是个秀才,肩负着振兴家族、光宗耀祖的重大使命。面对家族的中落,归有光对功名利禄的渴望,显得尤为迫切。然而,仕进之路的坎坷,使作者原本对功名利禄的愿望双双落空。归氏家族的日益衰落,不仅仅体现在归氏子弟多年来科场耕耘的颗粒无收而导致的声望消沉,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柴米油盐的实际物质需求上。所以归有光以寡妇清和诸葛亮自况,毫无隐晦地表现对功名利禄的强烈渴望。只不过,诸葛亮的功成名就是作者最理想的人生愿景,而富甲一方的寡妇清则是作者退而求其次的奋斗榜样。功名于作者而言,确实也需要,但远不及财富对作者的重要性,因为后者更能解决家道中落的实际生存需要,甚至能扭转家族衰落的颓势,为家族中兴积攒力量。明晓此点,读者就不难理解归有光为何这般渴望功名利禄。被删节的段落对于全文中归有光的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构成归有光立体人物形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甘于清贫的精神,清雅的闲情逸致,对亲情的留恋回味,都在作者娓娓道来中一一呈现,固然能够很协调地表现归有光高雅深情的一面,但只反映其性格的冰山一角,忽视了其对名利的现实追求。这种只突出归有光安贫乐道的精神而抹去其生不得志的文学接受,只是教材?者一厢情愿的美好设想,显然曲解了归有光当时的真实想法,从而也就拔高和美化了归有光的人物形象。
不可否认,经过“阉割”后的文章,内容更为集中,风格也愈加统一协调,主题也随之越加鲜明,但原作蕴藏的丰富内容经过删节后变得淡薄,归有光的真实人物形象无形之中走样了,主题由多元趋向单一,大大被简单化了。读者所看到的归有光的人物形象由立体趋向扁平,真正的丰满人物形象变形了。这样,文章只反映了归有光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的人物形象。这种删节过于强调归有光的安贫乐道精神和恬淡的生活情趣,凸显其淡泊明志的一面,而忽视其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其偏颇显而易见。
联系归有光的生平,笔者发现,归有光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少负凌云志,愁因场屋起,颠簸宦海游,平淡得暮年”四个阶段。据专家考证,《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恰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