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本家价值观
资本家价值观
为一个投资者,巴菲特做到了这个星球上的最好。如果1965年有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标准500指数和原油上各投入一万美元,那么三十年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会给他带来1780万美元,标准普尔股票组合会给他带来22.4万美元,原油会带来7.2万美元。成年男性们对巴菲特的仰慕甚至像少女对偶像的崇拜。
几年前我曾参加过一次电视节目录制,场上的主嘉宾是两位世界上最富的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那场录制中,主持人和现场的绝大部分专家、观众都把过多的关注和问题给了巴菲特,而冷落了通常被认为对世界的改变做了更大贡献的比尔·盖茨,这让坐在台下的我颇为中国人的势利而羞愧。也许这是一个很好解释的现象——很少有人有志于成为一个依靠技术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企业家,但几乎没有人不想通过炒股获得几千、几万倍的收益。看起来巴菲特要好学得多。
但我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听巴菲特的讲座、和巴菲特一起吃饭、研究巴菲特投资股票的规律,当然也包括认真阅读《巴菲特传》就可以学到巴菲特的投资真谛并且应用到投资实战中。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就是发现那些看起来被低估的股票,买进并长期持有。在我看来这和股票投资的秘籍就是在低价时买入并在高价时抛出并无本质的区别。
不单是我这么认为,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巴菲特在一次演讲中说:‘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被低估了,这连傻子都看得出来,’我不算是个傻子,但我真的看不出来。”如果连聪明博学如萨缪尔森这样的大家都学不来巴菲特,那还有谁能学得了呢?
对于为什么会有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天才,萨缪尔森们最后给出的结果是这完全是机遇和概率。没有什么真正的投资规律存在,股票的价值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取决于未来,基金经理们看似煞费苦心的投资研究,其实和掷骰子、投飞镖得到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种说法来源于“有效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论在什么时候,一个公司的公开信息都可以从它的股价中体现出来。当关于某只股票信息披露后,股票交易者会迅速地采取相应的行动,或者买入或者卖出,直到它的价格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由此说来,所谓依靠价值投资理论在股市中成绩优异只能说他是随机抽样中幸运的领先者罢了。但巴菲特在投资中的惊人业绩显然不能够被这种理论所解释。事实上,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不可能通过有效的信息做出和巴菲特同样的判断,因而也无法正确地消化所有的有效信息。巴菲特只是以与别人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他比别人聪明,而这一点是别人永远也没法学到的,正如莫扎特对音乐的天才是别人无法学到的一样。
在六岁的时候,就通过倒卖6听可乐赚到了五美分,7岁的时候就在纸上写出将来自己可能拥有的财富,11岁的时候就进行了自己在股市上的第一次投资,卖了3股股票赚了5美元,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利用概率论开发了一套赌马的参考模型,并且付诸行动赚到了钱。除了对他在数字和赚钱上的天分顶礼膜拜之外,普通人还能做什么?
当然,如果我们硬要找出巴菲特能够驾驭他的智商赚钱理由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归咎于他的价值观,这一点任何一个投资者或者企业家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巴菲特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只为物超所值的东西买单,不论是对生活用品还是对公司对人都是一样。巴菲特晚年选择一名名叫艾思翠的女招待作为自己的伴侣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他们被看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巴菲特不停地寻找物美价廉的股票,而艾思翠最大的爱好是从旧货店和廉价超市淘物美价廉的商品。
至于如何判断什么是物超所值的东西,一方面来自他的超人天分,另一方面来自于他对此判断产生时的亲力亲为和独立思考。
巴菲特只带领着20个人经营着一个名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严格地说更像是一个工作室,看上去他是一个十足的资本家,但同时从他投资股票的思路和行为上来看,他更像是一个熊彼特笔下以创新为终身使命的企业家。巴菲特是极少数能够把资本家和企业家两种身份完美地合二为一的人。当他投资一家企业的时候,虽然不参与到直接的经营当中去,但他实际上会用相当大的精力来影响公司的操盘者按照他的思路去经营。
在入主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后,他选定了蔡斯作为公司总裁,但不给他及公司高管任何股权激励,在他看来期权虽然能够激励管理者努力经营提高业绩,但却降低了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使他们在使用股东资金时会更加随意。他采取的办法是借钱给蔡斯让他购买公司一部分股票。在成为《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之后,巴菲特几乎成了报纸拥有者凯瑟琳的家教,每次来华盛顿都会带上一大堆公司年报,分析给她听。看起来他从不对具体的经营指手画脚,但却通过细致的工作对公司的管理者潜移默化。
不同于父亲极右的政治观点,巴菲特的一生倡导社会公正,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履行自己的理念。为了说服自己参加的白人俱乐部接纳犹太人,他的方式是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