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观察-中医妇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观察-中医妇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观察-中医妇科学专业论文

综 述 25 致 谢 37 发表论文 38 PAGE PAGE 10 引 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 是指有活力的子宫内 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 是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的一个 重要原因。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已成为众多医家 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抗子宫内膜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标志抗体,其主 要存在于 EMT 患者的腹腔液和血清中。据统计,不孕妇女中内异症的发生率约为 30%—60%;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患者中,经内镜检查发现有内异症存在的占 70%-80%, 而其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检出率高达 82 %[2]。本研究主要探讨内异症中抗子宫 内膜抗体阳性不孕患者的发病机制,以期探索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和药物。并希 望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对以后中医药治疗本病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帮助。 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 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细胞并引起一系列免疫病理 反应的自身抗体, 其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胞液中,是一种孕激素依赖 蛋白。关于 EmAb 产生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一种学说认为:体内免疫系统将异位 的子宫内膜碎片作为外来异物而识别,生成大量巨噬细胞进入盆腔进行吞噬和清 除这些物质,并将异位的子宫内膜碎片作为抗原提呈给 T、B 淋巴细胞,激活体内 的免疫系统产生 EmAb。在临床实践中诸多不孕妇女并无 EMT 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诊 断依据,但体内仍存在 EmAb,故另一种学说认为:EmAb 的产生与 EMT 有关除外, 它与慢性生殖器炎症、子宫内膜损伤、及经血逆流于盆腔也有密切关系。EmAb 产 生后与子宫内膜中抗原结合产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引起子宫内膜免疫病理损伤。 其造成不孕的机理包括:干扰胚胎着床,抑制排卵,干扰精子和卵子的运送,阻碍 精卵结合,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 西医治疗一般给予皮质激素治疗、人工助孕技术及抗生素,但疗效不够满意, 且药物副作用较多,人工助孕方法设备要求高,价格高,不易被接受和推广。 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也已显示独特的优势。治疗上立足于辨证论治,从整体 观念出发,具有远期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特点。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师提 出肾虚血瘀是该病的常见临床证型。本课题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观察了补肾 活血汤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研究对象均为 2010 年 3 月-2011 年 3 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 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 (二)病例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妇产科学》[1]有关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制定如下: ①夫妻性活正常婚久不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或曾有孕育或流 产史者 ②女性血清 EmAb 为阳性 ③子宫腺肌病(子宫不超过妊娠 2 个月大小) ④卵巢单侧或双侧巧克力囊肿直径不超过 3cm ⑤CA125≤30IU/L 2.中医辩证标准 中医辩证肾虚血瘀证:根据《中国中医药结合杂志》1989 年第 9 期中医虚证辨 证参考标准[4]中肾虚证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血瘀证拟定以下标准: 主症:①婚久不孕; ②腰膝酸痛; ③经行腹痛; ④经色紫黯夹血块,块下痛减; 次症:①小便清长; ②发枯或齿摇; ③小便余沥或失禁; ④性欲淡漠; ⑤头晕耳鸣; ⑥五心烦热; ⑦失眠健忘; ⑧皮肤干燥; ⑨精神疲倦; 舌脉:舌质暗淡,或红或见瘀斑,苔薄白;或见舌底脉络迂曲;脉细涩或沉细。 以上主症必见,具备主症及次症 2 项或以上,参照舌脉即可诊断。 3.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见表 1) 表 1 中医证候记分量表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症状 积分 0 1 2 3 腰膝酸痛无劳累后出现经行腹痛 腰膝酸痛 无 劳累后出现 经行腹痛 无 轻,不影响生活  平时即见且影 响日常生活 较痛,能忍受 剧痛,难忍受 血 块 无 血块量少而小 血块量中 血块量多 发枯齿摇 无 轻 中 重 头晕耳鸣无劳累后出现性欲淡漠 头晕耳鸣 无 劳累后出现 性欲淡漠 无 偶有 精神疲倦 无 偶有 五心烦热 无 偶有 皮肤干燥 无 肌肤发紧  平时即见且影 响日常生活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小便余沥 干燥脱皮 肌肤甲错 或失禁 无 偶有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小便清长 无 偶有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失眠健忘 无 偶有 症状持续不影响生活 影响生活 (三)病例选择标准 1.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上述中医肾虚血瘀辨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