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跳跃荷载的作用下体育馆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振动模拟分析
跳跃荷载的作用下体育馆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振动模拟分析
摘要:
以某小学体育馆为工程背景,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跳跃频率、跳跃人数和跳跃次数的荷载作用,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次梁楼盖结构进行竖向振动模拟分析,并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修正半正弦平方荷载模型模拟单人跳跃荷载所得分析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2.98%,比较接近;多人同步跳跃所导致的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近似呈正比关系;考虑多人跳跃难以严格同步,引入倍增因子对跳跃荷载模型进行修正,与实测值验证较为接近。
关键词:跳跃荷载;楼盖;振动;模拟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8
Abstract:
A stadium of primary school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by establish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ith ANSYS, the vertical vibration of longspan prestressed secondary beams floor system worked with different jumping frequency, number of persons and jumping numbe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the modified halfsincepower model has a relative error of 1298%, which is closed to the measured values; vertic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people jumping synchronously increases with number of persons rising; considering the people can’t jump synchronously the multiplication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correct the jumping loads model.
Keywords:
jumping loads; floor; vibration;simulation analysis
为了解决人致荷载所导致的竖向振动问题,可以设置减震器[1]和阻尼器[2]等,但这会增加建筑成本,并且由于人群活动的短时随机性,这并不是解决楼盖振动的最佳方法。从结构本身着手优化,在梁下增设底板,既可以增加楼盖刚度、减小振动,又可以节省吊顶,是合适的方案。对于楼盖结构,有节奏跳跃极有可能是其最不利的运动形式[37]。鉴于尚无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依据实际建造的工程,对带底板的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在跳跃工况下的振动响应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测结果评价模拟分析的准确性。
1工程概况
研究背景为重庆市铜梁区某小学体育馆,该结构为地上3层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层中部各有一夹层。2层楼盖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次梁楼盖(如图1)。其中,3~8轴×A~F轴区域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次梁楼盖(如图1虚线框所示),面积为33.6 m×36.9 m。预应力次梁沿横向全长布置,横向分3跨,跨度分别为7.8、21.3、7.8 m,预应力次梁截面尺寸分别为梁宽b×梁高h=250 mm×700 mm、250 mm×1 000 mm、250 mm×700 mm,纵向以间距2.1 m布置于3~8轴之间。图1阴影区域底部加设与梁整浇的50 mm厚混凝土底板,形成箱型楼盖结构形式,面积为33.6 m×21.3 m,其他非阴影区域未设置现浇底板。
2楼盖有限元模型及模态分析
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8],采用Solid65单元模拟混凝土梁、板、柱,Link180单元模拟预应力筋,采用映射网格划分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尺寸控制为最大不超过200 mm,取阻尼比2%,降温法施加预应力,有限元模型见图2。
4跳跃工况下楼盖振动响应分析
采用修正半正弦平方荷载模型模拟跳跃荷载。对于加载点、加载人数、人致荷载的频率等因素,考虑模拟分析过程如下:
关于加载点:当荷载频率较低而结构基频较高时,结构振动多以一阶振型为主,选择一阶振型最大振幅点对应的楼盖上表面中心点作为荷载的主要作用点。单人跳跃加载点在中心点,多人跳跃施加在中心点处附近,人员间距1 m。
关于跳跃人数: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