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家兄妹山寨收费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覃家兄妹山寨收费站

覃家兄妹山寨收费站   在广西柳江县柳邕收费站西侧的一条土路上,覃家兄妹推着自行车和小推车,拦截过往车辆,搞了个“山寨”收费站。那些没有购买年票的外籍车辆,只需丢下1元左右的过路费,就可以从这里绕行逃费。2005年收费站征地时遗留下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妥善解决,覃家兄妹希望以这种方式引起政府的重视。      两个“山寨”收费点      “发财,发财!”在令人窒息的热浪与尘土中,农村妇女覃凤孝推着小车,横在路中央,对着面前的货车司机喊叫。司机探出头,指着后方5米开外一个用自行车拦路的中年男人,不耐烦地叫道:“不是刚给过了么?”“两家人啦,各收各的!”覃凤孝说。见司机还有些犹豫,她又伸手截住旁边一个光脚乱跑的孩子说:“扔点钱给娃仔买冰棍吃了!”司机要把1元钱递给她,覃凤孝示意他丢在地上即可。货车绝尘而去,覃凤孝捡起钱放在小推车里。此时大概中午12点的光景,覃凤孝让孩子过来推车,自己坐在屋前吃午饭。小推车里,几乎全是5角或1元的钞票。本刊记者数了下,大概有50元左右。这是从早上7点开始,一个上午的收获。   覃凤孝收费的道路是广西柳江县柳邕收费站西侧一条土路。收费站在322国道上。除了左右各两条南北向的收费车道和一条备用车道外,收费站双向最外侧还应各有一条供超宽车走的车道。这条土路本来就计划建成往南方向去的超宽车道。“没办法,现在大车过来了我们的收费员都要出来引导它走马路对面逆向的超宽车道。”收费站副站长朱友旗告诉本刊记者。   这样持续性的“山寨”收费始于今年清明节。那也是覃凤孝描述的收钱最多的一段时期。“每天有三四百块,两个方向的车连成串,扔下的钱我们都来不及捡,有的就被吹走了。”覃凤孝说。在经历了所在的成团镇派出所以及柳江县“三乱”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劝诫、有了24小时的拘留经历后,覃凤孝和亲戚们依然在这里收钱。一个黑洞洞的摄像头对着他们。“我们要留下视频证据。”朱友旗说。但覃凤孝毫不畏惧,面对来往车辆,表现得十分泼辣。她的3个孩子就在收费亭的护栏上攀爬玩耍。乍看上去,是“山寨”收费站与正规收费站的和谐共存景象。   覃凤孝一口咬定不认识旁边那个也在收费的中年男人。问了许久,她才承认那其实是她的堂弟覃福贵。“本来关系都很好的,晚上会在一起吃饭。”覃凤孝说,“现在可不行了。你看从他那里先经过的车,要是丢下5块钱,到我这里绝对只肯丢下1元钱。可他不会想到把那5块钱分一半给我。从我这里先过的车就不愿意给我5块钱,他们觉得我一个女人好打发,男的拦路得要给张面值大的才放行。”覃福贵推着的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个箩筐。里面同样不是5角的就是1元的钞票,总数额也和覃凤孝小推车里的所得相似。“十几天前我们还在一起收费,推一个小车。有一次我明明看见白天有人扔了张10元钱,晚上那张钱却不见了。问我堂姐她就说不知道,没看见。我们干脆分开收。现在倒好,我收一次,她收一次,人家扔的钱全部都是5毛、1块的,连5块钱的票都再也看不见了。”覃福贵说。   “我们哪里是在收钱?”覃福贵反复纠正本刊记者的用词,“那些往来车辆为了逃费,都过来走这条土路。屋里的灰尘太大了,我们就拿车在外面挡一挡不让他们过。他们非要过,扔下一两块钱,于是我们就只好把车搬走放行了。”覃富贵带本刊记者走进离土路3米开外的房子。屋里空空荡荡,只摆了一个电视机和几把塑料椅。“土那么大,我们房间里什么都不敢放。”覃福贵顺手在墙上贴的松鹤图上划了一下,指尖立刻变得乌黑。“过去那些货车把这里压出半米的深沟,我们自己出去也不方便啊。4月份我们搞来些石子,填在路上,花了两三千块钱。这钱谁还给我们?还不是靠好心人扔个一块两块的?”在是否构成“收费”的问题上,覃凤孝和覃富贵的态度很一致:“我们都是让他们把钱扔在路上,从来不拿手接钱。捡钱算得上收费么?”覃凤孝说。正是这点让朱友旗相当苦恼。“上级部门过来取证,又说这种行为构不上设卡乱收费。他们说,就好比乞丐去捡人家施舍的钱,能叫违法么?这简直让人无所适从。上次这几个农民被带走拘留,我们收费站一天就多了三四千元的收入。”朱友旗告诉记者。   不过覃福贵所说的也站不住脚。从4月份至今,“捡钱”的收入早就超过3000元了,修路的成本已经收回。覃福贵和覃凤孝本来都有各自的工作,一个在石灰厂上班,一个和丈夫一起做批发狗肉的生意,现在两人都在这里全职“捡钱”。而朱友旗也让手下的工作人员在土路上立过金属桩。“车子过不去,自然也就减少灰尘污染。可是第二天我们发现,桩都被拔走了,底下的圆槽里,填满了玻璃碴,还浇了水泥,以后也打不了桩。”朱友旗说。   柳邕收费站在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从那时到今年清明之前,朱友旗也见过有农民在那里收费。   “但都不是我们家人,是有村民过来冒充我们收的。人教人,我们也就学会这个了。”覃凤孝的丈夫韦烈卷告诉本刊记者,“清明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