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诗经中采摘诗
论诗经中采摘诗
摘 要:在《诗经》中,有关植物采摘的诗篇为数不少。通过诗歌大意及其他相关描写的分析,采摘诗计有29篇。这些诗篇通过起兴与重复等修辞策略,反映了古代先民在宗教祭祀、战争、情爱等方面的社会文化情况。
关键词:诗经 采摘诗 采薇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不仅有大量描写动植物的诗篇,而且这些诗篇在兴观群怨方面还具有丰富的价值。学界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母题研究等方法,从采摘意象、采摘母题、采集文化、采摘套语、采摘与爱情、采摘与繁殖、采摘与巫术等方面对采摘诗进行阐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有的只是论及,不是专门研究;有的则是在篇目等问题上的观点值得商榷;有的对采摘诗的阐释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因此,采摘诗的研究仍然有值得深入挖掘的空间。
一、采摘诗的篇目问题
《诗经》中有许多采集诗,有论者认为共17篇。①该论者并未将雅和颂纳入考察范围,显然不够全面。此外,将《葛覃》视为采摘诗并不妥当。“是刈是?C,为?为?,服之无?尽保?并无采摘的描写。如果将“是刈是?C”视为采摘,那么《汉广》“言刈其楚”和“言刈其蒌”、《汝坟》“伐其条枚”和“伐其条肄”、《 甘棠》“勿翦勿伐”和“勿翦勿败”以及《伐檀》“坎坎伐檀”等(《诗经》中颇多这类砍伐性质的语词)岂不是都是采摘诗句?采摘与砍伐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动作,因此应将《葛覃》《甘棠》和《汉广》这类诗排除在采摘诗之外。此其一。
其二,在17篇中,《静女》和《溱洧》被认作采摘诗同样值得商榷。《静女》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溱洧》中则有“方秉?z兮”、“赠之以勺药”,我们固然可以依循批评鉴赏的逻辑推导出诗句中的花草为采摘所得,但既然诗句并未明言这些花草就是采摘所得,所以也可以认为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花草也能自圆其说。而且更重要的是,诗句中的花草主要是用作爱情的信物,与《桃夭》中的桃花有异曲同工之妙――桃花既是起兴,又为爱情见证。
其三,因此不将17篇中的《伯兮》视为采摘诗也就顺理成章了。此诗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一句。句中的“得谖草”实为虚写,并非指实际的寻找采摘动作,它与上述“贻彤管”、“方秉?z”和“赠勺药”等语一样,侧重点并非在于采摘叙述,而在于为表达爱情做好烘托。
也有论者认为采摘诗共有26篇。②这一统计也有疏漏。第一,《十亩之间》和《?坑忻贰凡挥ε懦?在采摘诗之外。《十亩之间》不仅全诗没有出现采摘的字眼,而且就算如“贻”、“秉”、“赠”和“得”等这类动词也没有。但有论者道出了这首诗的精髓所在:“此诗的特点是全篇未着一个‘采’字,但采桑之意尽出,描绘出一幅热闹和谐的集体采桑图。” ③种评价显然是非常中肯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十亩之间》视为一首采桑诗。
第二,跟《十亩之间》相类似的还有《?坑忻贰贰!?坑忻罚?顷筐?I之。” “?俊奔垂排鬃帧!都?韵》《韵会》《正韵》:“披交切,?p与抛同。”朱熹《集传》则说:“?浚?落也”。《玉篇》、《说文》:“抛,或从手票。”《玉篇》:“?浚?掷也。”《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拷6?去之。”又见《孟子?万章》:“?渴拐叱鲋畲竺胖?外”。又见《说文》:“?浚?击也。”《毛传》说:“?I,取也”。《郑笺》说:“顷筐取之,谓夏已晚,顷筐取之予地。”这句诗是说:拿筐来拾取梅子。今人也有论者直言“?坑忻贰敝覆杉?活动,击梅坠落。④概言之,不管将“?俊苯馐臀?“抛”、“落”还是“击”,《?坑忻贰访栊戳斯糯?梅子的采集活动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第三,《鸱?^》也应算为采摘诗。诗中虽然没有出现采摘这样的字眼,但有跟采摘意义相近的“捋”。诗中有“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一句。《毛?鳌罚骸敖?,捋也。”“捋”具有采摘的含义,如《?]?q》中有“采采?]?q,薄言捋之”。因此,“捋”与上文所述的“贻”、“秉”、“赠”和“得”显然有较大差别,“是可以列入‘采摘诗’的”。⑤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采摘诗应该再增加《十亩之间》、《?坑忻贰泛汀娥符^》三篇,共计29篇。
二、采集诗的修辞策略
(一)起兴
自《周礼?春官》提出“六诗”后,起兴作为《诗经》的基本手法受到了历代研究者的关注。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这段对赋比兴的解释历来被封为经典。对朱熹这段话,大体上可从三个层面上把握。首先是对“兴”定义:“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兴”是由一种描写引出另外一种描写的方式。其次是“他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