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老师说误区
走出老师说误区
“老师说”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嘴上经久不衰的口头禅,仿佛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一切语言就变成了不可巅覆的真理。“老师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主思维,学生可能有一些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性受到了抑制,这也影响到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原创性建树。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走出“老师说”的藩篱,突破思维的窠臼,发挥学生身上强大的潜能,引导学生寻找自我。让学生用审视的眼光看老师,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变“老师说”为“我认为”“据研究”“据调查”等字眼,让学生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口头禅:老师说……
身为父母,你肯定会经常听到孩子跟你说:“老师说……”如果你身为老师,你肯定会听到家长这样对你说:“老师说的话孩子愿意听,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记得一年暑假,笔者的儿子已经上三年级了,笔者想让他趁假期学一学武术,强身健体,增强男子汉气概,笔者把这个想法跟儿子说了,谁知他马上把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他说出这样的理由:“老师说不能参加一些危险性的活动,像溜冰、武术,因为这些活动很容易对人造成伤害,这样会影响学习的,不如学学书法,读读书,又安全又能学到知识。”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笔者真是哭笑不得。笔者又讲了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强人的勇气、自信心等理由,可他怎么也听不进去,最后他抛给笔者一句话:“不信你去问老师!”笔者愕然,不禁想到身为老师的自己,平时有意或无意说出的话是不是也会被学生奉为“圣旨”而不加辨析,照章去办呢?笔者感到惊恐,觉得自己是应该反思反思了。
解读“老师说”
一直以来,教师在学生心中,尤其在小学生心中是神圣的、完美的形象模范,这是对每一个教育者的肯定,是值得欣慰的。也正是因为这,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学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老师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不容怀疑。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师说”是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表现。
曾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国多年来同诺贝尔奖缺少缘份,有识之士遂把我国科学成就同获诺贝尔奖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科学成就加以比较,发现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中缺乏原创性的建树,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使得学生从小就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更准确地说,我国孩子可能有的丰富想像力与创造性,从小就受到了抑制。“老师说”现象中便蕴藏着这样的危机。
尽信师不如无师
人生之路千万条,总是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的人,也许一生只会碌碌无为。只有敢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独辟蹊径,才有发现成功的可能。老师作为教育者,更有责任教育学生走出“老师说”的藩篱,突破思维的窠臼,发挥学生身上强大的潜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才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并在东京掀起一般旋风,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二十年过去了,一些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字贴成瘾,经过二十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字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呢?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者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成了庸才。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唯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如果一味听信别人、崇拜别人就会丧失自己,便会做任何事情都患得患失,诚惶诚恐,这种人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他们整天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态度,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就像学生如果不加分辨地听从老师的话,不就会迷失自我吗?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否可以换用一下“尽信师不如无师”。
走出“老师说”的误区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听取和尊重老师的意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老师也不是完美的,老师的话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有时它代表的仅仅是个人的看法,所以我们应教育学生不要做老师意见的傀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接纳和创造,甚至是批判,否则就会失去许多可贵的成功机会,有时还会失去自我。教育学生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自己想成为的人,无论成败与否,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
用审视的眼光看老师
每一位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教育专家,总是要经历一个从初出茅庐到轻车熟路甚至是行家里手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所做的、所说的肯定有疏露或错误的地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