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尤为重要。鹤峰县1998-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表明近几年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锐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提高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势在必行。本文基于2005年鹤峰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人均指标法、趋势预测法等方法,对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规划期城乡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的可供给率。结果表明,至2010年末,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为323.58公顷,可供给率为124.46%,至2020年末,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为428.7公顷,可供给率为81.19%,及时采取相关政策对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挖潜,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需求量大大增加, 城镇建设用地的持续增长成为必然[1]。大量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是解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耕地总量基本稳定不变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其基本目标是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3,4]。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在建设用地中所占比重大,且挖掘潜力大,本文主要探讨城乡建设用地的潜力测算并以湖北省鹤峰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内涵
建设用地集约潜力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和制度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由土地集约利用状态和当前利用状态的差距所换算成的土地规模。
图1可以说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以生产性用地为例)。假设初始时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I0,经济产出I0E0Q0O所需的土地资源为Q0。根据发展趋势,假设预测时期t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上升至It,等量的总产出所需土地资源将降至Qt,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上升相当于节省(Q0-Qt)数量的土地资源[5]。
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鹤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恩施州东南部,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临湖北五峰县、湖南石门市,南邻湖南桑植县,西与湖北宣恩县、恩施市接壤,北与湖北建始县、巴东县相连,距省会武汉市603公里,距自治州府恩施市178公里。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辖7乡2镇1个经济开发区、205个行政村。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岳连绵,沟壑纵横,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最高海拔2,095.6米,最低海拔194.6米。2005年鹤峰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31,400万元(当年价),人均GDP为6,070元,增长为7.9%。2005年末,土地总面积为287,215.8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7,866.67公顷。
2.2 鹤峰县土地利用现状
2.1.1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到2005年底,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为4,340.2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百分之七十九,其中,建制镇面积为181.3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024.66公顷,采矿和独立地为134.26公顷。
2.1.2 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变化
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998年为3998.21公顷,2005年增加至4,340.26公顷,平均年增长率为0.6%(图2),而耕地规模1998年为19,430公顷,2005年减少至12,208公顷,平均年减少率为0.36%(图3)。
3 鹤峰县城乡建设用地潜力测算
3.1 独立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鹤峰县独立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潜力主要来源于低效和废弃工矿用地。根据《鹤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相关规划,按照近年来鹤峰县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独立工矿用地利用程度以及采矿用地使用年限结合实地调研, 2010年可对30%的低效工矿用地进行充分利用,2020年可对90%的低效工矿用地进行充分利用,由此测算出,2020年鹤峰县独立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潜力为28.7hm2。
3.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3.2.1 理论潜力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采用人均指标法计算,人均指标法依托于建设用地的国家标准,它是现状建设用地与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所形成的理论用地面积的差值。具体计算时,将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与人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分级的国家标准相对照,确定规划期集约利用人均建设用地等级,通过适当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以研究区域现状人口数为变量测算,即可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