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老城边缘区的范围识别初探1
李俏,王楠,李志斌
摘要:南京市老城边缘区位于老城外围,与老城区位毗邻,是承接老城功能外溢的重要地区。在国内外各
大城市存量发展与双修的背景下,老城边缘区必将是老城区更新与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快速城市化转型
期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识别南京市老城边缘区边界,是优化老城边缘区功能与空间的前提,更是城市更
新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匹配南京市POI数据与城市空间数据,运用ArcGIS软件对POI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
然后基于Distance-空间区位、Density-公共服务设施密度、Design-交通设计与设施布局三方面分层对比,
调整核密度等值线阈值,大致识别出南京市老城边缘区的范围。最后结合空间数据分析南京市老城边缘区
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原因,为进一步研究老城边缘区的空间更新与优化,构建老城与之协同发展提供了方向
指导。
关键词:老城边缘区,范围识别,城市更新,空间特征
1 前言
目前,国内外各大城市都逐渐显现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土地利用低效、交通结构
失衡、人居环境恶化等。经历从内向外的发展拓展后,有限的土地空间迫使城市发展转向从
外向内。聚焦内城更新、盘活存量空间已成为国内外大城市老城区空间优化重点方向。南京
市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由蔓延式增量规划到渐进式存量规划的转型关键期,其老城区同样面
临着结构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等问题。过去几十年快速城镇化的结果是,南京市老城区功能
高度集聚致使巨大的交通与人口压力。南京市现辖11区,市域总面积约6500多平方公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京市市域常住人口800多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600多
万人。近年来,随着 “一疏散、三集中”和 “一城三区”战略的实施,南京城市发展逐步从
老城和主城向外围新市区、新城迈进,城市人口和功能开始向外围地区疏散和集聚。沿江开
发战略推行,加快了南京从隔江发展向跨江发展迈进。而老城的边缘区域介于老城区和外围
新市区组团之间,它的发展受到制约,空间品质低下、建筑形态老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
布不匀、服务业态低端,与老城中心区形成鲜明对比。
本研究所探讨的南京市老城边缘区位于老城外围,兼具老城功能外溢、人口结构复杂、
空间设施低质的特点,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为复杂的空间。老城边缘区作为快速城市化中被
忽略的地方,是城市中发展的薄弱地方,但恰恰因为毗邻老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存量更新
的背景下,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时不可忽略老城的边缘区,它是老城存量更新较好的切
入点[1][2][3]。因此识别老城边缘区的范围与边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老城边缘区的识别研
究可以更好地探讨老城边缘区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未来更新开发方向,其理论价值与现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实意义并重。
2 相关研究综述
2.1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市形态和城市组织方式的表达,是对城市构成要素之
间关系的概括性描述,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方面, 是城市功能组织与形态布局
的具体反映。伯吉斯 (Burgess)在 1925提出的同心圆模式为典型空间扩张的结构模型,认
为城市的增长结构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按照 “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工人住宅区-良
好住宅区-通勤区的顺序”由五个同心圆组成。霍伊特 (Hoyt)1939年的扇形理论认为城市
用地沿着主要交通线路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1945,哈里斯
(Harris)和乌尔曼 (Ullman)认为城市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的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
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共同组成城
市地域,即多核心结构理论。克里斯塔勒 (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 (August
Losch)在1940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弗里德曼 (John Friedmann)提出的典型的 “核心-
[4]
边缘”理论都研究了城市的发展核心或增长极对其周边外围区域的影响作用 。
图1:三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内部的一些低产出功能不断地被排挤到城市外部圈层,不
断的城市功能交替亦带来了城市的逐次向外蔓延,城市由小到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4.“城市双修”视角下的中小城市共享街道设计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文化路为例.pdf
- 136.体验经济下历史街区“迪斯尼化”现象的探析.pdf
- 137.女性主义视角下城市更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pdf
- 138.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中村价值再认识——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pdf
- 139.基于多层级“更新单元”的旧城更新规划方法研究——以山东省济阳县老城地区更新为例.pdf
- 140.基于扎根理论的空间规划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南口路片区城市更新为例.pdf
- 141.特大城市非正规聚落的自发更新研究.docx.pdf
- 143.“租赁运营模式”下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以深圳水围村为例.pdf
- 144.“城市修补”导向下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以景德镇城中村更新为例.pdf
- 145.社区营造模式下的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以武汉市洞庭街片为例.pdf
- 194.城市更新中知识菁英的角色分类和作用机理研究——以深圳湖贝旧村为例.pdf
- 195.城中村改造中外来租客居住偏好研究——基于深圳市白石洲的实证调查.pdf
- 196.空间生产视角下公共空间使用与管理公正性研究.pdf
- 198.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比较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pdf
- 199.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深圳城中村价值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pdf
- 200.批发流通空间理论下大城市中心区传统批发市场更新反思——以武汉市汉正街批发市场为例.pdf
- 201.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景德镇陶瓷产业空间修补研究.pdf
- 202.面向港城融合的港口城市更新策略——以盐田港产业带为例.pdf
- 203.梅川路为何衰落? ——传统休闲商业街的规划和更新思考.pdf
- 204.基于城市双修理论的南京幕燕滨江地区更新研究.pdf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