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桃诗歌的发展轨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咏桃诗歌的发展轨迹 桃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文学题材,历来是 文人习于描写和歌咏的对象。咏桃诗歌是中国咏物文学中 的重要门类,滥觞于南朝。然而,由于社会审美等文化因 素的影响,南朝咏桃诗尚处于萌芽期。之后,似乎一直在 等待着文学转变的春风,这个转变在享祚短暂的隋朝并没 有到来,虽然出现了孔绍安的《应诏咏夭桃》诗,但由于 孔绍安由陈入隋,其诗仍有齐梁文风的遗响,所以,隋代 还是咏桃诗歌发展的过渡期。文学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 素的结合,终于在唐代迎来了万般红遍的咏桃诗的春天。 唐代的咏桃诗呈现出这样两个方面的特征:1.桃花题材作 品的数量多,且集中在中、晚唐。2.桃花的审美意趣和艺 术表达范式也取得了突破和演进。下面,本文将以此为纲, 阐释这些特征的形成和表现。 一、桃花咏桃诗歌作品数量 唐代咏桃文学的兴盛一个最直观、有力的表现是专门 咏桃的作品较前代大幅增加。据笔者统计,《全唐诗》五万 多首诗歌中,内容中包含“桃”的诗歌约有1600首,而其 中有161首专题咏桃诗歌,其中初唐1 8首,盛唐12首, 中唐66首,晚唐65首。不仅如此,咏桃诗人的队伍也是 庞大的,唐代有83位诗人写过专题咏桃诗歌,其中,白居 易就写了 9首专题咏桃诗,是唐代咏桃最多的诗人,李商 隐8首,顾况8首,刘禹锡7首,杜甫6首,韩惺5首, 韩愈、张籍、韦庄、刘长卿分别4首,元稹、杜牧、温庭 筠、释皎然分别3首。这些作品的数量绝对数字虽然不大 但较之唐前的寥若晨星般的5首咏桃诗、甚至4篇文和赋 数量上已呈增加之势自不待言。 又据统计,《全唐诗》中,咏物之作多达6021首,加 上中华书局1993年版的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中的 728首,一共是6798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 中唐14 55首,晚唐3356首。①这一数据与唐代咏桃作品 在各期的分布大致相同。由此我们可以说唐代是咏物诗发 展的新时代,中、晚唐则又是唐代咏物诗的集中时代,也 是咏桃诗歌的兴盛、成熟时代。 二、唐代咏桃诗的发展 咏桃诗歌在唐代走向了兴盛,并渐趋成熟,然而,在 各个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审美视野、艺术表达方式 等方面都存在一个渐渐发展的过程。本文将以初唐、盛唐、 中唐、晚唐为时段,分析这一渐变过程,以求理清咏桃诗 歌在唐代的发展脉络。 初唐咏桃诗 初唐咏桃诗包括10位诗人的18首作品。由于这些诗 人,如李峤、徐彦伯、赵彦昭等的身份都是宫廷文学侍从, 其咏桃诗,多作于春日侍从游赏或宴饮场合,且多是奉和、 应制和同题共咏之作,诗歌风格具有宫廷色彩,艺术上更 多承袭六朝。代表作是李峤百咏之一的《桃》,但也只是机 械叙述、刻板图写:“独有成蹊处,稼华发井旁。山风凝笑 脸,朝露泫啼妆。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 千岁奉君王。”清?翁方纲《石洲诗话》评李峤云:“李巨 山咏物百二十首,虽极工切,而声律时有未调,犹带齐梁 遗习。”②这是从声律方面对李峤百咏的评价,其实内容上 也是齐梁文风的延续。 总之,这一时期的咏桃作品多数没有个人情感、没有 寓意和深刻思想内蕴,这也是咏物诗发展史上的必经阶段, 是唐代咏物诗发展轨迹上的重要一点。 盛唐咏桃诗 王夫之《姜斋诗话》曰:“(咏物诗)至盛唐以后,始 有即物达情之作。”③盛唐咏物诗向着即物达情、深婉蕴藉 的方向发展。咏桃诗就是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走进了盛唐, 走向了成熟。 盛唐咏桃诗人主要有贺知章、王维、李白、杜甫,以 杜甫艺术成就最高。王维对桃花的歌咏主要以“桃源”意 象体现出来,其代表作《桃源行》不是以描写桃花之美见 长,而是以对“仙源”境界的憧憬著称。语言生动、风格 绮丽缥渺,体现着少年时代的王维富艳的才情和对恬适自 在的神仙世界的追求,因而,有着浓郁的主观个性色彩,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意象在盛唐时代条件下 充满了 “仙境”的意义,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这是咏桃 诗的发展的重要突破。李白性格豪放,所以其咏桃诗歌极 少着意于对桃花进行细致描绘,而常常遗物貌而取物神, 在与其他物象的对比中,赋予桃花以深刻的人格形象内涵, 如其《古风》在将“桃花”与“南山松”的对比中赋予桃 花以华而不实、毫无操守的反面人格象征意义。桃花被赋 予负面的人格形象意义并非由李白开端,初唐王绩《春桂 问答二首》中己有类似写法。这种意义的发现与建立是基 于桃花花期短暂的生物习性。桃花被赋予人格象征意义的 深刻文化内涵,这在咏桃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为盛唐的咏物大家,杜甫咏桃则有着与王维、李白 不同的审美、艺术角度。杜甫专咏花、木等的诗篇约为八 十余首,其中咏桃诗六首。诗歌对桃花刻画细致,寓托深 厚。《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 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 簇”写出了桃花之稠密,“开无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