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哲学思考
摘要: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工业生产方式的 冲击,使得这块环境伦理不曾设防的净土受到严重的污染与 破坏。为了避免乡村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美丽乡村愿 景,建构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尤为必要。城市病的广泛出现和 日趋严重,使美丽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场域,为了适应逆城 市化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为乡村自然环境筑 起道德屏障成为一种必然。乡村环境伦理建设要落到实处, 就必须充分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而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和社会声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激发农民建设美丽乡 村自觉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06-0096-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
道:“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揭示了乡村在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世界发展的 潮流是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农业产品的生态化和乡村 自然环境良好是国际社会普遍的伦理要求,也必然成为世人 幸福生活的基本内涵。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包含农产品的生态 化、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化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 容,因而它必然成为促进农业强盛、农村美丽、农民富有的 必由之路。中国环境伦理建设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乡村环 境伦理建设却仍然十分滞后,致使乡村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 改善和解决,甚至还出现了城市污染源向乡村转移并使乡村 环境恶化的倾向。因此,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为乡村自 然环境筑起保护的伦理盾牌,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成为 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乡村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乡村生活模式本
身是生态化的,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根本不存在人 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模仿自然而生产,并将乡村养鸡、养鸭、养猪产生的 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作为肥料供给土地,创造了人与自然之 间物质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在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 生产生活条件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不需要环境伦理,也根 本没有环境伦理,农民更没有必要形成或拥有环境保护意 识。乡村所具有的伦理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关系方面,注重维 护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进程的加快,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被逐渐打破,传 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模式受到现代工业和现代技 术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广泛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丰富多样性,极大地解放了乡村 劳动力,使乡村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另一方面, 由于传统乡村没有环境保护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规范,乡村环 境伦理处于“真空地带”,在工业现代化对乡村生产生活的侵 袭下,乡村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逐步凸显,并且日趋严 重,甚至还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自身。无论是在中国的东部、 中部和西部,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目前 乡村自然环境几乎都成为污染和破坏的重灾区。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严重污染和破坏了乡村自然环 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镇企 业建设运动,各地乡村纷纷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以 谋求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乡镇企业充分利用乡村地区 的自然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虽然乡镇企业对乡 村经济的繁荣和对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 献,但是由于乡村缺乏环境道德规范的约束,乡镇企业主自 身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乡镇企业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使 用几乎都是剥夺式的、不计后果的开采、开发,结果导致乡 村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乡镇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设 备比较简陋和落后,自身无法完成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和净 化,只好将各种工业污染物直接排向乡村自然环境中。这意 味着乡镇企业越是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就越 是严重。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自然 环境几乎都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一个稍微上规模的乡 镇企业,就可能会使周围一个乡村的河流、湖泊、土地和天 空受到污染。更为可悲的是,在当今国家加大治理城市污染 的情况下,许多污染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乡下,导致乡村成为 容纳环境污染的场所。近年来,报纸、电台和网络媒体揭露 出各式各样的乡村污染问题,例如,一些乡村企业为了躲避 环境监察用深坑、渗井方式排放工业污水,有的造纸企业将 大量化工废弃物埋入地下,致使乡村成为工业污染的避难 所。
第二,农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农民想要促成粮食丰收 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又缺乏对农产品安全的道德意识, 结果导致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各种杀虫剂,致使土地污 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中国改革开放后,乡 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