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历史的选择:小学教育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对“国民性”的关注和“新国民”的呼唤已经
成为战后一个时代主题,于是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小学教育”成为了历史的选
择,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说:“晚清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
会影响的内容,首推教育改革”o,我想这种教育主要是指小学教育。
2.主政者们的教育主张
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对于“国民性”的关注已经成为当时文化界、
思想界的一个热点,这为袁世凯的“民智观”的来源提供了一个背景支撑。在这
一理念引导下,袁世凯对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从小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提学
司人员的遴选、小学教材的使用和产权的保护,到小学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甚
至对阻碍小学堂建设的不利因素他都亲自过问,写批条督促办理解决。
严修在任贵州学政的时候就以办学而闻名,后来被直隶总督袁世凯任命为提
学使。他的贡献就是:东渡日本考察日本的基础教育,学习外国优良的教育模式,
自己率先垂范,他连续创办了天津最早的几所小学。他还在陈宝泉、林墨青的帮
助下,倡导社会名流积极捐款连续创办了一系列的小学堂,直隶的办学氛围十分
浓厚。
3.直隶小学堂的涌现
直隶不论是小学堂数目还是在小学堂的就读的人数,教师的合格程度都居全
国前列,与张之洞主政的湖北形成了南北两个教育大省。
二、培养师资与招收学生
1.小学师资的培养
直隶小学教育遇到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小学教师的奇缺,而小学教
师的来源是:袁世凯在保定、天津创办了两所师范学校中的简易师范学堂、初级
师范学堂、师范传习所、留日归国学生、改良私塾等。为了保证师范毕业生毕业
后从事小学教育,在政策上规定师范学堂内实行学杂费全免,甚至实行经济补贴,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6
这有助于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缓解了由于教师缺乏而带来的矛盾。
2.,J、学生的招收
直隶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全国的教育大省,除了政策的开放性,更体现了
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他们采用了很多方式来达到招生学生的目的,如:使用白
话文写的招生简章,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免费教育的信息,甚至成立劝学所对学
龄儿童入学进行劝说。
三、教科书及其教学方法
直隶的小学教材是很有特色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教育以“开启民智”,所以
其教科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性,袁世凯亲自参加教材的审定,甚至对教材的版权实
行了保护。直隶的教学方法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师生互动的教
学场景。
四、教育机构与教育经费
直隶的新式教育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校司阶段、学务处阶段、提学司阶
段。在这三个阶段里都有一个省级的专门管理小学教育的下属机构,他们分别是
普通处、普通课和普通科以及县级的督学机构——劝学所。在这些办学机构中,
其中对小学教育的管理实行省级机构引导,县级机构督办,城坊村镇设学的模式。
直隶教育经费的来源于旧学款、闲散公产、庙产、戏捐、乐捐以及带有强制
性的派捐等。
7
第一章小学教育的产生
清末新政时期,小学教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兴办小学已由个人行为转
变为社会行为,由强制性要求转变为自觉行动,这种行为变化的后面反映了我们
对人才观念的变化,对民族救亡之路的新的探索。关注民族必须关注民智,关注
民智必须关注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清末直隶的小学教育就是在这种变化中酝
酿、成长的。
第一节历史的选择小学教育
一、新国民的产生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佑亨在致大清国北洋
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信中写道:“……至清国今日而败者,故非君相一己之
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所致也。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
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尔。们我们无法知道这位军人为什么以这样的口气和以这样的
内容在战争中讨论如此重大的政治问题,但这绝不是一封普通的劝降书,这是日
本军人从中华帝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说起,指出人才的匮乏是导致了甲午中日
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告诉我们:没有国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没有整个民族
的觉醒。“清末有识之士不得不从国民与救国这一新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他们所
思考的重点就是从国民与国家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