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武术文化及其发展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原武术文化及其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 (2012) 09-000-01 摘要中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盛行尚武之风,又 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 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少林武术、形意拳、萇家拳、太极 拳等都由此生根发芽。太极拳作为中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促进习练者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原武术文化发展展望 一、丰富多彩的中原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古称拳勇”、“技击,民国时又叫“国 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 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 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 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 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 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 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少林拳 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名驰中外的河南嵩山少 林寺,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关于少林武功起源,前人多附会于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 (? —528或536年)。说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罗汉十 八手,又撰有《易筋经》一书,少林寺僧众遂据此而演化出 丰富多彩的少林武术。明末清初,少林武术广泛吸收了北方 许多拳派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南方的棍术和枪术,在本寺 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汇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广博、技艺精 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 (二) 太极拳 太极拳为河南陈王廷所创,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 (1851—1874年)才逐渐外传,并以北京为中心,衍化出杨、 武、孙、吴四大流派,迅速流布全国。如果说直到清朝中期 之时,太极拳还只是一个拳种的话,那么到了清末民初,杨、 武、孙、吴各成一派,太极拳体系才算真正形成。 太极拳是内家拳中最富于智慧的拳种之一。内家拳特点 是内外兼修,练拳与养生融为一体。无论是在技击理论、实 战技法方面,还是在健身养生方面,内家拳都为中国武术开 辟了新的途径。太极拳的出现是中国武术的一次重大的创 新。它降搏击与导引吐纳之术合二而一,以意念为指导,以 经络为基础,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意行气,劲 由内换,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 化境界。 (三) 河南形意拳 如果说太极拳以轻灵圆活的风格在内家拳中独领风骚 的话,那么形意拳则以其硬打硬进、电闪雷鸣般的风格在内 家拳中别树一帜。形意拳又叫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与武当、 太极、八卦合称内家四大拳派。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之际,创始人是姬际可。姬际可 的首传弟子,除了他的六个儿子以外,还有一位南山郑 氏。?形意拳在中国武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武 学的三大境界,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首次厘 清了武术功力的层次差别,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武术的理论 宝库。 (四)萇家拳 萇家拳为清乾隆时人萇乃周(1724—1783年)所创,流 行于荥阳、巩义、新密、开封、安阳等地。在融汇少林、太 极、峨眉三大拳派精华的基础上,萇乃周独出机杼,勇于探 索,自创出独具一格的萇家拳来。于少林、太极之外另辟出 一方武学新天地。萇乃周武学思想的核心是炼气之说。 二、中原武术的展望 对于武术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武术 走科学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 研究还不够深入与系统,对于一些机制方面的东西还没有研 究清楚,对武术竞赛规程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武术的蓬勃的 发展,将使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 用,深受世界人民所喜爱,其文化价值、健身功能、技击特 性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与认识。因此,中华武术今后的 进步和发展,是走向世界体育之路,而走向世界体育之路目 标是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武术应首先向奥林匹克体育 精神“更高、更快、更强”靠扰。从现代体育角度来看, 我国的武术“止戈为武,以武为友”,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的,但具体操作形式和方法不同。面对世界体育,中华武术 首先得进入世界体坛,进入后才谈得上融合,融合后才有可 能发展,发展了自然会推动奥运体育之完善。为此,我们必 须采取多功能、多方法、多层次、多文化的价值观来取代中 国武术历史上形成的单一性,或者整体综合性的价值观念, 将其武术比赛的内容分割,并以单纯的体育竞技价值和健 身、娱乐的生物性价值这两种思路去着手工作,使中国武术 不仅成为专业体育竞技项目,拥有世界性的体育观众,同时 更将中国武术投入到世界各族人民实用又可行的健身娱乐 中去,这样,必然会使中国武术走出一条通向世界的道路。 当今,世界人民对中华武术寄于厚望,武术界应责无旁贷, 只有把握中国武术的发展规律,才能使中国武术健康、快捷 地向世界发展。 参考文献: 丘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