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二篇三基本方法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生在左侧双手触诊法触左肾 以腹部触诊检查最重要 三、叩 诊 医师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脏器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 叩诊多用于胸、腹部。 (一)叩诊方法 1、直接叩诊法 用于胸、腹部广泛病变。 2、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 是临床常用的叩诊方法。 左手中指紧贴于叩诊部位,右手中指指端垂直地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节的前端。 间接叩诊法的注意事项: 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间接叩诊法 1、清音 正常肺部。 2、鼓音 腹部、胃泡鼓音区。 3、浊音 被肺遮盖的心脏、肝脏。 4、实音 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 5、过清音 肺气肿。 (二)叩诊音 (二)叩诊音 叩诊音 特点 正常部位 意义 音响 音调 持续时间 清音 较强 较低 较长 正常肺 过清音 更强 更低 更长 肺气肿 鼓音 强 高 长 腹部、胃泡鼓音区 气胸、肺空洞 浊音 较弱 较高 较短 被肺遮盖的心、肝 肺含气量减少 实音 更弱 更高 更短 实质脏器(心、肝) 大量胸腔积液 四、听 诊 医师直接用耳或听诊器,听取体内脏器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判断人体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是检查心肺的重要方法。 (一)听诊方法 1、直接听诊法——用耳 只在某些特殊或紧急情况下偶尔采用。 2、间接听诊法——用听诊器 用于任何部位,对声音有放大,应用广泛。 听诊器的组成 耳件 体件 胶管 两用听诊器----钟型 两用听诊器----膜型 膜型听诊器 钟型体件——适于低音调声音听诊; 听诊器的应用: 膜型体件——适于高音调声音听诊。 (二)注意事项 1、环境应安静、温暖、避风。 2、听诊器体件紧贴皮肤,切忌隔衣听诊。 3、避免胶管、衣被之间摩擦。 4、患者可采用不同体位。 5、注意排除外来声音的干扰。 五、嗅 诊 医师以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1、刺激性蒜味 有机磷农药中毒。 2、烂苹果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氨水味 尿毒症。 4、肝腥味 肝昏迷。 基本方法小结 一、视诊 包括全身和局部视诊。 二、触诊 掌握触诊方法及意义。 三、叩诊 会进行间接叩诊法的操作, 掌握叩诊音的名称和正常部位。 四、听诊 注意听诊器的类型。 五、嗅诊 掌握常见的异常呼吸气味。 二、触 诊 触诊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手的敏感部位:指腹和掌指关节掌面。 触诊要了解脏器或病变物理状态:位置、大小、表面形态、硬度、压痛等。 间接叩诊法的注意事项: ②运用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 ③叩击动作短促、灵活、有弹性; ④叩击力量和时间间隔均匀一致; ⑤叩诊一个部位时,每次只需叩打2~3次,如音响不清晰,再连续叩打2~3次。 ①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听诊器的组成 耳件 体件 胶管 两用听诊器----钟型 两用听诊器----膜型 (二)注意事项 1、环境应安静、温暖、避风。 2、听诊器体件紧贴皮肤,切忌隔衣听诊。 3、避免胶管、衣被之间摩擦。 4、注意排除外来声音的干扰。 5、患者可采用不同体位。 五、嗅 诊 医师以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嗅呼气的方法:医师用手将病人的呼气扇向自己的鼻前来嗅。 异常气味多来自于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呕吐物、排泄物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二篇 检体诊断(P58) 辽宁中医药大学 西诊教研室 姜智慧 体格检查:是医师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辅助工具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体征: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 基本检查法:视、触、叩、听和嗅诊。 检体诊断:医师通过体格检查收集资料、认识疾病的诊断方法。 检 体 诊 断 概 述 第三章 基 本 检 查 法 目的要求 掌握触诊方法 1 掌握叩诊音 2 掌握嗅诊常见呼吸气味 3 熟悉或了解其他内容 4 体格检查常用器具 叩诊锤 第三章 基 本 检 查 法 一、视 诊 医师用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 的诊断方法。 (一)视诊方法(视诊内容) 1、全身视诊;2、局部视诊。 (二)注意事项 侧面自然光线,不同角度进行视诊。 二、触 诊 医生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注意:物理状态、手的敏感部位。 (一)触诊方法--(腹部) 1、浅部触诊法(1cm) 检查体表浅在病变;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搏动、肿块、脏器肿大。 浅部触诊法 2、深部触诊法(2cm) (1)深部滑行触诊法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