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Ⅰ):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Ⅱ):管理学理论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Ⅲ):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对环境问题产生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
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ECD)经过三年的考察,对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对未来发展的明确定义;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共同性原则 ;12岁小姑娘Severn Suzuki在1992年地球峰会的发言
珊文·古立斯-铃木 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青年环保斗士之一,从年少时起,她就藉由发表演讲、主持电视节目与写作,以倡导环保,并力促大众建立价值观、所作所为都要想到未来,以及负起个人应尽的责任。1992年当珊文·铃木12岁时,她自己和其他4个小女孩筹钱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还组成了“儿童环境组织”,在联合国的地球峰会上,她做了让世界安静的6分钟发言。;;;二、可持续发展的
主要基本理论;;环境社会系统发展方向;二、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第二节;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快意管理学。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三国故事为底料。
有助于同学今后的求职和工作。
是了解管理学知识、培养管理学兴趣的休闲读物。;最受欢迎的管理学教科书之一。
不断修订完善,至今已出版了四版。
内容全面,适用多种学习研究需要。
是科班管理学的入门级读物。;百年来西方管理学发展史。
有助于深入了解和学习管理学理论。
深入研究管理学的必读文献。;作为一名善于创新的思考者,彼得·德鲁克因其先进且又贴合实际的管理理念而被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大师中的大师。
具有代表性的理念以最直白的语言,辅以更贴近现实更趣味生动的漫画。;一、管理学概述;(一)管理与环境问题 ;开始,人们对此不以为然,以为凭借自己的、已被历史证实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科学技术,一定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事与愿违,科学技术在治理一部分环境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从单纯迷恋治理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管理”寻求出路。;向“管理”寻求出路,就是要进行环境管理。由于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具有传承性、国际性、历史性等特点,因此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的管理活动和任务。从这个角度讲,在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环境问题面前,环境管理是使人类社会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管理活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的价值是相当自信的。在他们看来,在人类的活动中,无时不存在管理,无处不需要管理。;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情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至今没有一个确切并得到共识的管理学定义;;;;;;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在19世纪末管理科学理论形成的初期。
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他们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行政组织理论”,形成了管理科学的第一个学派,即科学管理学派。
被称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他主张采用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并着重从工业工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物质因素,使资本家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梅奥等人着重研究影响生产力的人的因素,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其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等。他们研究生产组织中人的行为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涉及人的需要、动机、内驱力、个性、情绪、思想,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由此,把管理科学从“科学管理”推进到“行为管理”,并形成了行为科学学派。;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这一阶段,西方各种管理学派纷纷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外,在这一阶段,管理科学重点发展了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管理科学几乎成了系统工程、运筹学的同义语。; 二战以来,随着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