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基本结构2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粒体Mitochondrion 细胞分解代谢有机物并产生能量的场所。 形态与分布 一般呈粒状或杆状,形态、数量、分布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 线粒体分布 微管分布 线粒体的结构 两层膜封闭的膜囊结构:外膜、内膜、膜间腔和基质 线粒体外膜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脂类和蛋白质含量各占1/2 ,胆固醇、PI较少,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 表面较光滑,具有由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开放后允许小分子通过。 线粒体内膜 (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蛋白质含量高,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通透性很低。 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膜间腔(intermembrane space),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心磷脂 嵴(cristae)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 嵴的内表面上附有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头部、柄部和基部,基部嵌入线粒体内膜。 ATP合酶复合体(ATP synthase) 线粒体内膜上的基粒即ATP合酶,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和连接柄部,它可以利用质子势能合成ATP。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γ贯穿αβ复合体,并与F0接触,ε帮助γ与F0结合。δ与F0的两个b亚基形成固定αβ复合体的结构 头部 基部 柄部 F0因子镶嵌于内膜的膜脂成分中,可专一性的传递质子,是质子流向F1的穿膜通道。 细胞质中一分子葡萄糖糖酵解,生成2分子丙酮酸和2分子NADH+H+,净生成2分子的ATP 。 ATP合酶具有双向作用:可以顺电化学梯度利用H+势能合成ATP,也可以水解ATP释放能量将H+泵出膜外。 转位接触点(Translocation contact site)--蛋白质转运的通道。 基质(matrix) 位于内膜包围的空间中。 含大量酶(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还有线粒体DNA(mtDNA),核糖体,tRNAs 、rRNA等。 线粒体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carry 16,569 base pairs with 37 genes (13 proteins, 22 tRNAs and 2 rRNAs) which are concern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respiration. However they all need sub-units created by nuclear DNA in order to work. mt基因组 蛋白质基因(13个) rRNA 基因 tRNA基因(22个) Cytb 基因(1个) ATP酶复合体 亚单位基因 Cytc氧化酶 亚单位基因 N A D H 脱 氢 酶 基 因 (2个) (3个) (7个) (2个) 16SrRNA基因(1个) 12SrRNA基因(1个) (37个基因) 一个线粒体内可含有一至数个DNA分子。 mtDNA呈双链环状,不与组蛋白结合,主要编码供线粒体自身使用的tRNA、rRNA和蛋白质。 线粒体基因组没有内含子,编码序列占90%以上,所使用的遗传密码也有着与核基因密码不同的含义。 转录是从两个主要的启动子处开始转录的,分别为重链启动子(heavy-strand promoter, HSP)和轻链启动子(light-strand promoter, LSP)。 线粒体转录因子1(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1, mtTFA)可与HSP和LSP上游的DNA特定序列相结合,并在mt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启动转录过程。 mtDNA的复制相对独立于细胞周期。 mtDNA的复制起始点被分成两半:重链上的重链复制起始点(origin of heavystrand replication, OH)和轻链上的轻链复制起始点(origin of lightstrand replication, OL),分别控制重链和轻链子链DNA的自我复制。 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 线粒体中有大约有1500种蛋白,其中仅37种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因此线粒体内大多数参与电子传递链的蛋白都是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 线粒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蛋白质需要由核基因编码,且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再运进线粒体,所以线粒体的生长和增殖受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共同控制,也称线粒体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部分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 线粒体定位 蛋白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