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发性炎性肌病诊疗指南
【概述】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炎性肌病,常见的有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包涵体肌炎(IBM)三种。这三种肌炎虽都表现为肌无力,但在临床表现、电生理发现、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学标志和治疗等方面皆不同。此外,特发性炎性肌病还包括嗜伊红细胞肌病、骨化性肌病、局灶性肌炎和巨细胞性肌炎等,因少见而于此不作介绍。
过去将DM看作是有皮疹表现的PM,现已明确DM和PM有不同的病理发病机制,PM是免疫系统攻击肌肉抗原造成的肌病;而DM是补体介导的免疫损害侵犯肌内膜血管和真皮微血管系统,而出现肌病和皮肤病损。
【临床表现】
(一)多发性肌炎
患者女性较多,女:男为2:1。多于35岁以后发病,青春期前发病者少见。
1.肌病症状为亚急性起病,逐渐进展,历时数月不再进展,此后症状持续数年病情变为静止,症状可有特发性改善。累及四肢近端肌肉,表现为对称l生肩和骨盆带肌无力,故其早期症状为抬上臂梳头困难和上楼梯时抬腿困难;累及颈肌表现为不能维持头部的直立位。远端肌肉受累较晚,眼睑和眼球运动不受累,头颅部肌肉受累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一般不造成发音和构音障碍。呼吸肌很少受累。多数患者有中等程度肌痛或肌肉压痛。休息和活动时均有肌痛。无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2.全身症状可有体重下降和发热,但不明显。最常见的为关节痛,但无客观的关节和滑膜炎表现。雷诺现象有时很明显。一般无内脏病变,但一些患者可有肺间质病变和肺纤维化,心肌炎也可发生。PM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各种血管炎等结缔组织病或为其临床表现之一。
严重患者其受累肌群可有肌萎缩和肌挛缩。伴横纹肌溶解、肌球蛋白血症及暴发性肾衰竭,但极罕见。
(二)皮肌炎
可见于所有年龄组的患者,包括儿童。发病率高峰在青春期前和4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在4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中,10%的病例合并恶性肿瘤,多为肺或乳腺癌。
1.肌病症状肌病的病程和症状与PM相似,但其肌无力影响行走比PM严重,有皮肤损害和合并全身疾病。肌肉和皮肤可发生钙盐沉着和钙化。
2.皮肤损害典型的是面、颈和四肢伸侧红斑。若于指、肘、膝关节上有高出皮面的红或紫红色,其上附有鳞屑的皮损,则称为Gottron斑。特征性上睑部紫红色皮疹,个别可出现甲床毛细血管改变,尤于有雷诺现象的患者。这些改变包播毛细血管袢扩张或扭曲,有时还可见元血管区。儿童皮肌炎与成人者相似,但其血管受累较突出。皮肤病损可先于肌病出现,甚或只表现为皮肤受损症状,称为无肌病性皮肌炎,只表现为肌病症状而无皮肤损害者罕见。10%的IBM患者呈现硬度病和皮肌炎的双重表现。
40%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皮肤和肌肉可发生钙盐沉着和钙化,成人患者罕见。皮肤钙化表现为坚硬的黄色或肉色结节,多于骨突出处的表面,偶尔钙化结节穿破皮肤表面造成继发感染。
3.全身症状 常累及肺和食管,心脏受累较少。关节痛多见。合并全身疾病的发生率较PM患者低,发热和不适只见于急性期。但并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极高,肿瘤中最常见的是乳腺和肺,卵巢癌和胃癌的发生率高于常人,直肠和结肠癌的发生率较低。
(三)包涵体肌炎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晚,一般大于30岁,以50岁以后发病最常见,儿童罕有患病者。家族性IBM罕见,病程进展缓慢,一般病程呈进展性发展超过6个月。
1.肌病症状与PM相似,但肌无力除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外,也累及肢体远端肌肉。更特征的肌无力是屈指长肌元力,表现为屈指无力;以及以屈腕无力为重的腕伸屈无力,被认为是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和PM同样常见。
2.全身症状 IBM与PM一样可合并各种免疫介导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一般不合并恶性肿瘤。尚有合并糖尿病和周围神经炎者。
【诊断要点】
(一)临床特点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诊断:①临床表现:肌病的特征,其他器官受累和合并症。②血化验检查,特别是血清肌酶升高。③肌电图检查。④肌肉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⑤排除可造成肌无力的其他疾病。依靠以上5项内容,也能区分PM、DM和I.BM。
(二)实验室检查
对诊断特发性炎性肌病有参考价值的化验检查:
1.血清肌酶水平血清中肌酸激酶(CK)、果糖二磷酸醛缩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皆增高。这些酶增高只提示肌肉细胞有破坏性活动。实际上最常用的是肌酸激酶,当其增高5~10倍时有参考诊断价值。CK水平可正常或轻度增高,CK等血清酶水平增高与否取决于疾病的阶段,即疾病是否处于活动阶段。
2.红细胞沉降率增高。
3.肌红蛋白尿有时可出现。
4.类风湿因子见于50%以上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
5.抗核抗体见于不足50%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
6.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50%以上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
(三)电生理检查
1.PM和DM的肌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蒂森电梯LMS1称重装置诊断仪使用说明.doc
- 多式联运(冷链)综合物流枢纽信息化平台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doc
-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docx VIP
- 国际减灾日---掌握防灾知识 保护生命安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新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1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最新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课件.pptx VIP
- 老年人社交活动组织与策划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4年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妇产科护理》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