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胆系疾病CT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的CT表现。
(2)熟练掌握肝癌CT表现。
2.方法
教学片、挂图、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
(1)肝囊肿:呈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呈水样密度的球形病灶,大小不一,数目不等,无强化,囊壁薄而不显。增强后囊肿无强化。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肝囊肿常于肾、胰、脾等其他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2)肝脓肿:①平扫呈低密度占位,中心区平均CT值为17Hu,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巨大脓肿,形态不规则;②病灶边缘多数不清楚;③脓肿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称靶征或单环、双环;④增强后液化区CT值不变,周围的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⑤多房脓肿:显示单个或多个分隔,常有强化;⑧病灶内气体比较少见。
(3)肝血管瘤: 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较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为40-45HU。较大的血管瘤,其中心部分呈更低密度区,平扫所见难于肝癌鉴别。密度均匀,直径在4cm以上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裂隙状疤痕组织。以60%泛影葡胺90ml于30秒内注入静脉,注射完毕立即对病变区层面进行扫描,然后在1、3、5分后再对病变区层面扫描,必要时最后一次扫描可延迟到注射后15分钟扫描。增强表现:在注射造影剂60秒内的扫描片上,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高密度的增强灶,代表瘤中的“血窦”,其密度与主动脉的密度相近,明显高于正常肝。在其后的扫描片上,可见增强的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而增强灶的密度则逐渐减低,最后整个血管瘤被造影剂“填满”, 即整个血管瘤与肝的密度相等。这个过程,约为几分钟到10~20分钟。对比剂呈“快进慢出”的特点。造影剂在血管瘤内持续时间长,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征象。较大的血管瘤,其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为其特征性CT表现。
(4)原发性肝癌:平扫很难显示1cm以内病灶,多数为单个,也有多个病灶,以右叶最多见,次为左叶,呈圆形、卵圆形,分叶状,病灶境界与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病灶呈低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 CT平扫绝大多数是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以是低密度、等密度与高密度混合的病灶。肿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结节,也可呈巨块状。较大肿瘤因出血、坏死和囊变而致密度不均匀,中心部常出现更低密度区,其边缘部呈结节状。肿瘤边界多不清,少数边界清楚并有包膜。增强扫描肝癌区略有增强或不增强,而正常肝增强,因而使肿瘤境界更为清楚。癌变区可出现密度稍高的结节或隔,但其增强程度多不如正常肝。动态扫描时,即快速静脉注射造影剂并于开始注射后15~25秒内即行扫描,由于肝癌由肝动脉供血且供血丰富而迅速,而造影剂尚未到达肝内门静脉形成实质期,故肝癌结节可成为高密度,甚或显出高密度的异常肿瘤血管。但肝癌增强的时间较短暂,2~3分钟内即恢复为原来的低密度状态。对比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除了上述密度改变外,CT还可能看到另外一些改变,包括①癌瘤处体积增大,轮廓隆凸;②肿瘤压迫肝门和(或)肝裂,使之变形和移位;③门静脉内瘤栓,表现为门静脉增粗,密度不均,增强后可见腔内充盈缺损影或门静脉不增强;④邻近器官如胃、胰、肾的受压移位;⑤附近或远处淋巴结增大(转移),腹水或其它脏器转移。
(5)转移性肝癌: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约有30%-50%可以转移到肝,形成肝转移癌,以消化道和胰腺肿瘤多见。平扫呈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病灶,圆形,多发,病灶部分边缘模糊,部分清晰。可有坏死,但出血或钙化较少见。增强扫描示病灶有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但密度通常低于肝,其典型表现是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呈“牛眼征”。少数血供丰富的肿瘤在动脉期呈显著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延时扫描为低密度灶。
(6)肝包虫囊肿:是畜牧区地方病,有细粒棘球绦虫较多见,滤泡棘球绦虫较少见。CT诊断肝包虫病相当敏感,活动生长期以多房及囊内子囊为特征,生物学死亡阶段以钙化尤其是囊壁钙化为特征。①细粒棘球包囊虫CT表现为a.圆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单房或多房,CT值-14HU-+30HU,大小不一;b.增强扫描包虫囊肿壁不强化;c.多房性大囊或大囊内有多个小囊是其CT特征;d.60%有钙化,囊壁钙化呈新月形或环行是另一特征;e.注射对比剂后肝组织强化而包虫囊不强化,使病灶更为清楚。②滤泡棘球包囊虫CT表现为:a.肝内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密度不均;b.80%可见钙化;c.较难于肝癌鉴别。
(7)肝硬化:CT有助于了解肝硬化的程度及腹部其他情况。平扫表现为肝密度普遍减低,CT值接近或低于脾。早期肝增大,晚期肝缩小。肝轮廓凹凸不平呈结节状。肝各叶大小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肝门和肝裂增宽。脾增大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根据,其外缘前后径超过5个单元。病情进展者或伴有腹水,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附测试量表及评分细则).docx VIP
-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电联定额〔2015〕162号对于前期工作费等费用标准的的通知.docx
- 履带吊租赁合同.pdf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课件—06中国馔肴文化与特色筵宴设计.pptx VIP
- 呼吸内科病案分析.ppt VIP
- 肌骨康复:腰痛康复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