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剂——除草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有机磷类除草剂 1、特点:A选择性差,多数为灭生性;B抑制一些氨基酸的合成,特别是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 ) 2、品种: 草甘膦:灭生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防多年生深根杂草。作用速度较百草枯慢。 草甘膦农药市场每年达20亿美元,为所有农药的首位。 草铵膦:灭生性触杀茎叶处理剂。 (抗这类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已经应用) 十一、环状亚胺类 1、特点:A需要光与氧才能发挥活性 B作用机理是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 2、品种 恶草灵(农思它) 水稻、花生、大豆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 十二、其它类别除草剂 (一)腈类 溴苯腈:触杀型,小麦、玉米田防阔叶杂草。 (二)苯甲酸类 麦草畏(百草敌):输导型,防禾本科作物阔叶杂草。 (三)联吡啶类 百草枯(克无踪):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作用于光系统I; 十二、其它类别除草剂 (四)咪唑啉酮类 这类化合物是继磺酰脲类后的第二个超高活性除草剂,杀草谱广,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 代表品种: 咪唑乙酰酸(米草烟),为内吸传导选择性除草剂,在分生组织内阻止支链氨基酸的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使植物生长受抑制而死亡。主要用于大豆田和其他豆科植物田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如稗草、金狗尾、绿狗尾、苘麻、反枝苋、藜等。 (五)磺酰胺灰除草剂 活性高,选择性好,杀草谱广,为ALS抑制剂。 十二、其它类别除草剂 (六)嘧啶水扬酸类 活性高,杀草谱广,为ALS抑制剂 (七)环已烯酮类 拿捕净:选择输导型茎叶处理剂,为ALS抑制剂,用于双子叶作物防禾本科杂草。 大豆、花生、棉花田防禾本科杂草。 (八)杂环类等其他除草剂 苯达松:选择触杀型茎叶处理剂。 本章重点 一、除草剂的选择性及引起药害的环境因素(活化、钝化反应、淋溶性)。 二、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三、酰胺类除草剂的特点及其主要品种:都尔、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 四、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及其主要品种:绿磺隆、巨星、农得时。 五、其它主要品种:2,4-D丁酯、氟乐灵、莠去津、百草枯、草甘膦。 作物田化学除草 一、麦田 2,4-D钠盐 2,4-D丁酯 绿麦隆 苯达松 二、玉米田 莠去津、西玛津、乙莠水 丁草胺、甲草胺、杜耳 作物田化学除草 三、大豆田 氟乐灵、 杜耳、甲草胺、乙草胺 苯达松、杂草焚、虎威 四、稻 田 敌稗、禾大壮 杀草丹、丁草胺 苯达松、恶草灵 作物田化学除草 五、棉田 扑草净等均三氮苯类 氟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 草甘膦定向喷雾 六、花生田 扑草净、西草净等均三氮苯类 甲草胺、氟乐灵等 中国除草剂每年生产的主要品种 共约4万吨(按原药计) 乙草胺 8370吨 草甘膦 6980吨 丁草胺 6490吨 2,4-D丁酯 3600吨 莠去津 2800吨 百草枯 950吨 氟乐灵 590吨 除草剂的使用地区 全国每年共约4万吨原药, 其中: 黑龙江 8500吨 吉林 2700吨 辽宁 2500吨 广东 2600吨 其它过2000吨的有: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 除草剂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方向: 1、选择性高,作用机理独特; 2、安全; 3、高效; 4、使用方便。 除草剂的开发特点 1、以低剂量的酶抑制剂为主; 2、大力开发天然(植物代谢物)除草剂和以天然为先导的化合物。 3、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解毒剂的研究; 4、针对抗性杂草开发新机理的除草剂。 1、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目前已开发并商品化的抑制氨基酸合成的除草剂有: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和嘧啶水杨酸类等。 (1) 含磷除草剂对氨基酸的抑制作用 目前常用的含磷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和双丙氨膦。草甘膦的作用部位是抑制莽草酸途径中的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5-Enolpyruvylshikimic Acid-3-Phosphate Synthase,简称EPSPS),使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芳族氨基酸生物合成受阻。 草铵膦和双丙氨膦则抑制谷氨酰胺的合成,其靶标酶为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thase,简称为GS)。该两种除草剂通过对谷酰胺合成酶不可逆抑制及破坏其后GS有关过程而引起植物死亡,导致细胞内氨积累、氨基酸合成及光合作用受抑制、叶绿素破坏。 (2) 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植物体内合成的支链氨基酸为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其合成开始阶段的重要酶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简称为ALS),或乙酰羟基丁酸合成酶((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