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C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 自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变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同化为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一、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来源于土中。荷兰人范·埃尔蒙做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在此前后,中国明末的宋应星在《论气》一书中说:“气从地下催腾一粒,种性小者为蓬,大者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几何?其余则皆气所化也。”明确认识到植物(以及动物)身体的物质是由气转化而来。 三、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发现:将薄荷枝条和燃着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钟罩里,蜡烛不易熄灭;将小鼠与植物共同放在钟罩里,老鼠也不易窒息而死,因此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1773年荷兰J.英恩豪斯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 ★1779年,荷兰的印根胡兹Jan Ingenhousz证实了植物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三、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1782年,瑞士的森尼别Jean Senebier以化学分析的方法,证明CO2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氧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804年,索苏尔发现,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重量的增加大于它所吸收的CO2减去它所放出的氧的重量,同时也确定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所同化的CO2与所放出的氧,几乎是等体积的,指出了水的作用。 ★1864年,萨克斯观察到只有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这才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有机物。 ★1897年首次在教科书中称它为光合作用。 Calvin (Melvin)?: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11年出生, 20世纪50年代描述了Calvin-Benson循环。获196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2.叶绿体的成分 75%的水分 蛋白质 脂类 色素 无机盐 核苷酸、质体醌 、遗传物质 代谢物质(淀粉等)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自然界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三大类 1. 叶绿素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1.双羧酸的酯,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2.类胡萝卜素 3. 藻胆素 仅存在于红藻、蓝藻中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2.吸收光谱: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光谱 3.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 磷光现象: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这种光称为磷光。寿命较长,10-2 s 荧光与磷光: 皂化反应 四、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以谷氨酸或α-酮戊二酸为原料,经一系列酶的催化,首先形成无色的原叶绿素,然后在光下被还原成叶绿素。 1. 生物合成途径 2. 植物的叶色 chl:类胡萝卜素 = 3:1 chla:chlb = 3:1 叶黄素:胡萝卜素 = 2:1 黄化现象 3.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条件 (1)光照 (2)温度 (3)矿质元素 (4)水分 (5)O2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根据需光与否,笼统地可分为两个反应: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及其进行部位 一、原初反应 一、原初反应 1. 光合单位 2.光合反应中心 光合反应中心是指在类囊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至少包括光能转换色素分子(反应中心色素)、原初电子受体和原初电子供体。具有电荷分离和能量转换的功能。其基本成分是结构蛋白质和脂类。反应中心的叶绿素a分子与这些脂蛋白结合,有秩序地排列在片层结构上 3.原初反应 4. 光系统(反应中心色素系统) 爱默生效应 在远红光(波长大于685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波长约650 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多。这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光系统 PSⅠ,photosystemⅠ,颗粒小,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非叠合部分 PSⅡ,photosystem Ⅱ,颗粒较大,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二、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 一)光合链 二)几个重要的复合体 三)光合链的特点 四)电子传递的类型 二、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 一)光合链: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由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这两个光系统启动的,两个光系统由电子传递链连接起来。连接两个光反应的排列紧密而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物质称为光合链。 叶绿体类囊体中通过 PSⅠ和PSⅡ的非循环电子流的“Z”方案 PSⅡ 、Cytb6f复合体、PSⅠ和 ATP合酶复合体中的电子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7版)钱可强课后习题答案.pdf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CCES 02-2004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pdf VIP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pptx
- 学堂在线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2020年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ppt VIP
-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 《芣苢》《插秧歌》课件.pptx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初中地理八上3中国的自然资源优质课金奖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