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线路对城市经济活动存在“集聚阴影”吗”——来自京沪高铁周边城市夜间灯光的证据(中).pdf

高铁线路对城市经济活动存在“集聚阴影”吗”——来自京沪高铁周边城市夜间灯光的证据(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高铁铁线线路路对对城城市市经经济济活活动动存存在在“集集聚聚阴阴影影”吗吗” ——来来自自京京沪沪高高铁铁周周边边城城市市夜夜间间灯灯光光的的证证据据 中中)) 2020年01月07 日 四)其他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城市的经济活动可由更精确的夜间灯光数据衡量 ,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但此数据不能提供更详细的经济活动细节 。为了控制 各个城市的内部经济特征 ,将城市的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平均工资 、人口密度 、城市规模等引入控制变量 。另外 ,本文参 考孙浦阳等 2019 )的做法 ,在控制变量中加入高速公路里程对数值 ,以衡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具体变量描述及数据 ④ 来源如表1所示 。 四四 、、实实证证模模型型的的建建立立 一)双重差分法模型 DID ) 本文将京沪高铁开通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 ,将京沪高铁途经的高铁站点城市为处理组 ,高铁线未途经的周边城市为对照组 , 以检验高铁运营对周边城市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集聚阴影”效应 。本文首先将车程时间距离及其二次方项作为解释变量 ,用以 检验高铁运营对周边城市经济活动的影响 。其次 ,为了更细致地研究“集聚阴影”效应的存在 ,将车程时间距离划分的五组距 离带作为解释变量 ,考察其系数符号的差异 。 1) 2 ) 其中 ,DN 代表2006—2013年各城市的夜间灯光平均亮度 ;变量R 为分组虚拟变量 ,表示在城市i在第t年是否存在高铁 , i ,t it 如果存在高铁 ,则R = 1 ,否则为0 ;T为分期虚拟变量 ,在高铁运营后的年份取1 ;交互项gd R ×T )的系数β 就是高铁运 i t it t 0 营所带来的城市截面和时间序列的双重差异来识别公共政策的“处理效应” 。 bandki ,t k= 1 ,… ,4 )是以band5i ,t为对照组的虚拟变量 ,band5i ,t被假定为“对照组”的原因在于 ,在距离高铁站足够远 的区域 ,高铁几乎不再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动 。本研究重点关注于向量β= β ,… ,β )中的元素 ,例如 ,β 测量在控 1 4 1 制290分钟以上的铁路距离之后 ,距离京沪高铁站点车程时间80分钟以内的城市经济活跃度与对照组的城市经济活动之间的 差异 。变量Z 为控制变量 ,包括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 、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人口密度和城市 it 规模 、高速公路里程等衡量城市内部特征的变量 。φ是时间效应 ,λ为地区效应 ,ε 为暂时性冲击 。 t i it 二)倾向评分匹配 “准自然实验”用于政策评估的威胁在于被实验的对象未必是随机地进入处理组和对照组 ,则DID模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 模型应满足平行趋势假设 。但城市间差异如此之大 ,即使选择做双重差分 ,也难以消除选择性偏差 。由图3所示 ,在2011年 在京沪高铁开通之前处理组和控制组城市灯光平均亮度就已经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说明不满足平行趋势条件 。因此 ,我们 在回归前应该进行倾向评分匹配 PSM ),PSM试图通过匹配再抽样的方法使得观测数据尽可能地接近随机试验数据 ,选择 特征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