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一).pdf

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一一)) 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一一)) 2018年 03月 08 日 摘要:摘要:本文尝试利用大量微观空间数据从供需角度评价北京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公共服务设 摘要摘要:: 施可达性及其空间效率和供需匹配情况,分别采用比例法与最短时间距离法测算公共服务 设施的可达性,运用定序变量相关法与因子空间叠置法分析公共设施可达性的供需匹配程 度。结果表明:北京居住小区公共设施总体可达性水平较高。其中,4环以内各类公共设 施可达性水平最高,居住小区到公共设施的平均时间 20分钟内的小区占比高达 90%以上; 5-6 环可达性水平最差,平均时间 20 分钟内的小区占比在 50%以下。高需求高可达性街道 比重相对较高,而高需求低可达性街道主要分布于5-6 环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公共设施 中,小学可达性最好,而医院和购物中心则更强调空间效率。针对识别出的公共设施的高 需求低可达性街道,应从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线路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对策, 化解公共设施的供需矛盾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供需匹配,北京 关键词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51608213)[Foundation: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Youth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No。 1 1 引言引言 11 引言引言 公共服务设施旨在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居民日常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公共交通站点、中小学、医院、公园、购物场所及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健全 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2000 年以来,随着中国大都市人口迅猛增长, 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此来解决城市公共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 可达性不仅是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评价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 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兼顾强调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即:既要考虑到各种设施的可能 利用效率,同时应满足所有公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设施的权利。公平性和效率性一 般很难统一,追求效率布局的公共设施倾向于交通便利、消费需求旺盛、人流量大的枢纽 地段;而追求公平性设施则以服务居民区市民生活和学习为主要目标。如何科学、合理、 公平地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任务。近 年来,北京人口总量的快速膨胀,导致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日益拥挤,带来就医难、就学难 和出行难等城市居住问题(张文忠等,2016)。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运营线路 894 条,其中公共汽(电)车 876条,轨道交通 18条,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 73.84 亿人次,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 50%,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各占 25%,公共交通依然是北京市民 主要出行方式。因此,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大都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对于全面评价和 优化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就将可达性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研究(Guy, 1983;Talen et al,1998;Pasaogullari et al,2004;Jamtsho et al,2015),部分 研究对比分析私家车、公共交通和步行等交通系统下公共设施可达性水平特征及其差异 (Burns et al,2007;Yigitcanlar et al,2007;Widener,2017)。2000 年以后,中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涉及到公园(俞孔坚等,1999;尹海伟等, 2009)、学校(孔云峰等,2008;韩艳红等,2012)、医院(张莉等,2008;林康等,2009; 宋正娜等,2009;胡瑞山等,2012;侯松岩等,2014)、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靳诚等, 2010;李立等,2012),购物场所(蒋海兵等,2010)及公共设施可达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