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兴市场货币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历史上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强美元周期下的共性与特性
历史上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共性在于,危机前夕经常 目 (贸易盈余/赤字)与资本 目 (外
资流入/流出)出现双向恶化,经常 目的恶化通常较为缓慢且不易察觉,但酝酿了危机土
壤,资本 目的恶化迅速且直观,决定了危机爆发时机。历次危机的特性在于,造成经常
目与资本 目恶化的原因不尽相同,经常 目的恶化可能源于大宗商品熊市 (1982 墨
西哥)、出口竞争力下滑 (1997 泰国)、消费与储蓄的长期失衡 (2018 土耳其);资本
目的恶化可能源于美联储收紧流动性(1982 墨西哥)、外资Risk-off (2008 次贷危机)、
经济制裁 (2014 俄罗斯)。
共性——经常 目与资本 目的双向恶化,前者酝酿危机,后者决定时机
纵观历史上的几次大范围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1982 拉美债务危机、1997 亚洲金融危
机、2008 次贷危机、2014 资源国货币危机、2018 土耳其里拉危机以及本轮新冠疫情+原
油价格战背景下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发生的共同背景均为强美元周期,造成强美元的
原因可能是美国经济强劲→联储主动收紧流动性,亦可能是美国陷入衰退→市场进入flight
to USD 模式。
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角度来讲,国际储备的变动=经常 目余额+资本 目余额,经常
目与资本 目的双向恶化造成国际储备下降→央行稳定汇率的能力下滑→货币贬值预期
上升→外债压力上升→外资避险进一步流出→资本 目进一步恶化→国际储备进一步下
降→进入恶性循环…,这一链条在历次危机的风暴中心国家屡次出现,如1982 的墨西哥、
1997 的泰国、2008 的新兴市场多国、2014 的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国以及2018 的土耳其。
相比于资本 目 (外资撤出)恶化的剧烈、快节奏,经常 目的恶化 (贸易盈余降低或赤
字扩大)更为漫长且容易被忽略,经常 目的恶化通常先于资本 目的恶化,经常 目的
缓慢恶化意味着,外汇储备积累不足,央行进入下一次货币贬值阶段时可运用的弹药相对
匮乏,这构成了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土壤——一旦某些风险事件发生,外资开始快速地、
大幅度地撤出,资本 目逆转,央行外汇储备将快速被侵蚀,因此在我们观察到的诸多新
兴市场货币危机中,资本 目急剧恶化决定了危机爆发的时机。
图表1 :历史上的主要几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
美元指数 联邦基金利率上限(右轴)
180 14
1982拉美债
160 务危机 1997亚洲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