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蚤讲稿病理生理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蚤这个章节,我们将重点学习蚤的形态、生活史、生态、与疾病 的关系,及其如何防制。 蚤属于昆虫纲、蚤目,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全世界 有蚤两千多种,我国已知有454 种,其中仅少数种类与疾病有关。 形态: 1 成虫体长约 3 毫米左右;深棕色或黄棕色,无翅,体形侧扁, 便于在毛发或羽毛中穿梭。体表有较厚的角质层,全身有许多向后生 长的鬃和刺,作用是防止动物将其抖落。蚤头部有许多鬃,根据生长 部位称眼鬃、颊鬃、后头鬃等,有的种类颊部边缘,生有若干粗壮的 扁刺,棕褐色,排成梳状,称为颊栉。 头部略呈三角形,中央的触角窝,可将头分为前头和后头两部分。 上方称额,下方称颊。有的蚤在触角窝前端长有单眼。前头腹面有刺 吸式口器。 胸部分3 节,每节由背板、腹板各1 块、侧板2 块构成。某些种 类的前胸背板后缘有前胸栉。无翅,足3 对长而发达,尤以基节特别 宽大,末节具有爪1 对。 腹部分10 节。雄8-9 、雌7-9 腹节衍生为外生殖器,第10 节为 肛节。臀板位于第 8 节,为感觉器官,近圆形,内有数个杯状小凹, 多小刺。第 7 节背板后缘两侧,各有一组粗壮的鬃为臀前鬃,起保 护臀板作用。雌蚤腹部钝圆,在7 至8 腹板的位置上可见几丁质受精 囊。雄蚤腹部末端较尖,其第9 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上抱器和下抱器。 2 卵呈椭圆形,长0.4-1.0 毫米,初产时白色、有光泽,以后逐渐 变成暗黄色。3 幼虫形似蛆而小,体白色或淡黄色,头部有咀嚼式口 器和1 对触角,无眼、无足,每个体节上均有1-2 对鬃。 4 蛹 成熟幼虫吐丝作茧,在茧内化蛹。茧呈黄白色,外面常粘 有灰尘或碎屑,有伪装作用。。 生活史与习性 蚤为完全变态昆虫,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4 个阶段。卵在适 宜的温、湿度下,5 天可孵出幼虫。幼虫经2-3 周发育后,吐丝作茧, 在茧化蛹。蛹期一般为1-2 周,有时可长达1 年。茧内的蛹,羽化时 需要外界的刺激。如:空气震动,动物扰动,接触压力,温度的升高 等,诱使成虫破茧而出。变为成虫后可立即交配,吸血,1-2 天后产 卵。雌蚤一生可产卵数百个。蚤的寿命约1-2 年。 幼虫的孳生地主要在鼠洞、畜禽舍、屋角、墙缝、床下以及土坑 等,以宿主脱落的皮屑、成虫排出的粪便及未消化的血块等有机物为 食。蚤两性都吸血,通常一天需吸血多次,且常边吸血边排便,此习 性与传病有关。 根据对蚤吸血的频率和依附宿主的时间:可分为4 个类型:①巢 蚤,长时间栖息于巢内,如新蚤等。②毛蚤,长时间在宿主体表吸血, 如客蚤等。③半固定蚤,雌蚤可将口器固定于宿主皮下,便于长期吸 血,如蠕形蚤。④固定蚤,雌蚤可钻入宿主皮下终身寄生、持续吸血, 例如穿皮潜蚤和盲潜蚤。毛蚤的流行病学意义更大。 根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可把蚤分为广、寡和单宿主三型。人蚤 为广宿主型,可寄生数以十、百种计的鸟兽。个别蚤为单宿主型,绝 大多数的蚤种为寡宿主型。 蚤成虫对宿主体温敏感,当宿主因发病而体温升高或在死亡后体 温下降时,蚤都会很快离开,去寻找新的宿主。这一习性在蚤传播疾 病上有重要意义。 与疾病的关系 蚤对人的危害可分为骚扰吸血,寄生和传播疾病三个方面。 1.骚扰吸血 人被蚤叮咬部位,常感奇痒或引起皮炎,影响休 息。2 .寄生 穿皮潜蚤雌虫可寄生于人皮下引起潜蚤病。常见于中 南美洲,我国尚无记载。3 .传播疾病: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当蚤吸 食病鼠血后,鼠疫杆菌可在蚤的前胃棘间增殖,形成菌栓,造成前胃 堵塞。再次吸血时血液不能到达胃内,反而携菌回流,至宿主体内引 起感染。同时蚤由于饥饿,频繁吸血,结果造成更多人畜感染。 此 外蚤还可以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 膜壳绦虫等。 我国重要的传病蚤的鉴别 1.致痒蚤亦称人蚤,在眼鬃位于眼下方;受精囊成逗号形,头 部圆形,尾部细长弯曲。可传播鼠疫。 2 .印鼠客蚤眼鬃位于眼的前方;受精囊的头部与尾部宽度相近 成c 字形,大部分呈暗色。可传播鼠疫。 防治原则 1. 环境防制:防鼠、灭鼠、加强猫狗管理; 2. 化学防制:药物喷洒蚤与鼠的孳生、活动场地; 3.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蚤叮咬。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